第216章 《Lemon》與配信榜(第3/3頁)

隨後藤原葵又皺了皺眉毛:“不過我不太喜歡她……她有點傲氣了,上次在一期電台訪談節目裏面,她很不尊重那些前輩老歌手。”

“是嗎?”東野司來了興趣。

他之前還在思考著是否祭出《Lemon》這一殺器,結果高橋由美與藤原葵就告訴了他這件事。

“年輕人傲氣一點也挺正常的嘛。”高橋由美反駁一句,隨後把隨身聽的耳塞交給東野司:“東野老師怎麽樣?要聽一聽嗎?這首歌是她的成名曲。”

“嗯。聽一下吧。”東野司沒有拒絕,剛好也可以借此了解一下這個世界日本音樂的發展情況。

他將耳機戴上,入耳的那一刹那,他便被對方溫和柔軟的音線給吸引了。

嗯……這確實唱得不錯啊。

歌詞與樂譜也好……也難怪對方能一直登上配信榜第一。

配信榜與前面所談到的日本公信榜並不相同,‘配信’,這在日語中的意思是‘在網絡上放出資源提供下載’在後世的日本同樣也有‘直播’的意思,換而言之也就是歌曲在網絡上面的下載量。

這個統計是比較客觀的,也是比較直觀的。

而公信榜則不相同,它所統計的主要是唱片、CD這些東西賣出去的銷量,但有些偶像團體是可以通過賣‘握手券’這種東西拉高CD或者唱片銷量的——一個粉絲為了能夠與偶像握手,買十幾張甚至二十幾張CD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有過粉絲花了一百多萬日圓買握手券,對著偶像說一個多小時我愛你的事情發生過。)

這自然就會導致公信榜上面不公正的統計,不少人稱呼那些賣出上百萬份專輯的偶像團體為業界毒瘤的原因也就在這裏了。

因此,配信榜這種有個人認證的直觀下載量統計,比起日本公信榜來講,是要更加直觀,也更加要靠譜一些的。

像米津玄師的《Lemon》當初配信榜就一直霸占第一,持續了好久,甚至到了後面直接突破了兩百萬配信下載認證……當時日本只有不到十首歌達到這個高度。

這在日本青年一代裏面傳唱度簡直高得可怕——不少人直呼見證歷史。

由此也可以看出,配信榜對於日本喜好歌曲的年輕人來講是多麽重要的榜單了。

至於公信榜單上面的銷售……他們也就看個樂子了。

誰能打得過那群動不動就賣出一百萬份CD專輯的偶像?

東野司聽著這位大浦幸江唱的歌曲,眉毛也是略微一挑,一個想法從他腦海中浮現而出。

這個人確實唱得不錯……要不然請一個歌手來唱《Le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