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首陽陵(第2/3頁)

現在大魏的威信已經不復存在,大家都很熱衷傳播關於曹叡不得不說的種種故事,甚至已經有人暗戳戳把曹叡稱為“吳叡”,認為他之前信任吳質貶斥常雕,完全是因為對生身父親的信任。

如果是之前,曹叡一定早早抓住這些造謠的人狠狠處死。

可現在他自顧不暇,也懶得管這些煩心事了。

“讓伯仁抓緊後退,拱衛洛陽,

朕……要去鄴城了。”

夏侯尚和劉曄兩人搭档鎮守洛陽,能多脫一天,就能給曹叡多增加一份力量。

雖然早就下定決心要走,可真的到動身的時候,曹叡心中還是頗為不舍。

現在還有時間,

他要去最後拜見一下自己的父親,葬在首陽山中的曹丕。

曹丕早早就跟隨在曹操的軍中,見過發掘大墓的場面,他知道人死不能復生,埋下終究是一堆枯骨,而被盜墓的主要原因就是墓中的珍寶太多,這才引起了好多盜墓者的貪念。

他特意寫了一本《終制》,要求子孫後人必須按照自己的規範處理後世,他的首陽陵不僅沒有珠寶,不封陵堆墓,不建寢殿,園邑、不修築神道,連自己的棺槨和下葬時候的衣服也不許太過奢華,只要能遮蔽屍體就行。

作為大魏的開國皇帝,這樣的處置可以說是非常寒酸,

按照曹丕當時的意思,再過個幾百年的時間所有人都不知道他葬在哪才好。

如果大魏能一直永世綿延,這倒是一件好事。

可他們現在要去遙遠的北國展開一段未知且極其冒險的征途,會發生什麽事情誰也沒法預料。

如果大魏真的能在遙遠的北國定居,再過百年,就算曹叡的子孫還能打回來,還能找到首陽山,卻不一定還能找到曹丕的墓地。

雖然跟父親不睦,

但臨走之前,曹叡說什麽也要祭拜一番。

他叫來群臣商議和祭拜的禮儀,又抓緊準備了大量的貢品,

群臣都是默默無語,只有一臉老態的陳群在眾人退走之前默默問了一句:

“陛下真的要去鄴城嗎?”

陳群為曹魏的事業奔波勞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管是當尚書令還是當司空的時候都是如此,

他也是曹叡最信任的幾個人之一。

曹叡知道這位老臣的心中所念,他嘆道:

“現在賊人群起圍攻洛陽,朕不過是稍避鋒芒,以黃河天險……”

“陛下真的要走嗎?”陳群打斷了曹叡,目光灼灼如電,瞪得曹叡陣陣心虛。

“不錯,常太尉很快就會回到洛陽,到時候會和太尉的兵馬,我們立刻出發趕赴鄴城,由伯仁將軍統帥洛陽中軍,抵擋蜀軍。”

提到常雕,曹叡居然生出一股難得的安全感。

常雕也許打仗一般,但絕對是忠心耿耿,有他在,抵達洛陽,然後兵法北國應該毫無問題。

現在就看劉曄的謀劃能拖延多久了。

陳群聽說曹叡下定決心,也不再勸,他緩緩拜了拜,慢悠悠地轉身離開,那背影無比落寞,看的曹叡多有幾分慚愧。

當時罷斥常雕的時候,陳群就多次表示了不滿,只是常雕當時怕影響曹魏內部的團結,請陳群不要繼續聲張他才作罷。

想起當時的事情,曹叡心中又是一陣陣後悔。

只不過事情已經無法回旋,他現在也無可奈何了。

好在,太尉受了這麽多的委屈依然對大魏忠心耿耿,不愧是大司馬的結拜兄弟。

如果真的有機會到達北國,我一定把與太尉共同主宰天下,這次……絕不讓忠臣再受委屈。

……

陳群一臉陰郁的回到府中,他飛快地來到後院,將所有家奴通通趕出去,讓心腹四下把守,這才緩緩鉆進書房。

書房裏空無一人,他就這麽靜悄悄地坐在這裏,

入夜,他不吃不喝,自己點上一根火燭,一個人在屋中發呆。

也不知過了多久,書房裏突然傳來一陣吱吱嘎嘎的響聲。

這黑漆漆的屋中傳來這樣的聲音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可陳群居然沒有絲毫的畏懼。

等了一陣,又是砰的一聲,墻壁上的一個空洞打開,一身戎裝的曹宇從裏面費勁地鉆出來,見陳群秉燭危坐,拱手拜了拜。

他也不說話,直接坐在一邊,又過了片刻,又是一陣響聲,一個消瘦的身影從空洞裏爬,陳群和曹宇這才站起身來,沖那人點頭致意。

“準備妥了?”

“就算準備妥了。

朝中支持我們的人不少,就算去鄴城,以後也不能任由天子胡鬧了。”

司馬懿一臉疲態,可眼中卻忍不住透出幾分光彩。

陳群和曹宇都是孤注一擲,可他還有後手,而且他自信用這後手可以控制最危險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