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到死都是少年人(第2/3頁)

遠征一片未知的土地,還能活下來的不知還有幾人,可如果那片土地真的如傳說中一般有類大漢,在那邊發展幾年,說不定能創造出一個極其強大的帝國。

若是任由曹魏的殘部、匈奴、鮮卑在北方建立一個如此強大的國家,說不定未來又會變成對大漢的威脅。

田豫思來想去,倒是想出了一個笨辦法——

他也去。

利用自己的本事盡可能征召北方對大漢有威脅的部族趕赴北國成立一個巨大的部落,並且將主要的遠征對象放在西邊的羅馬帝國。

這也算是繼續發揮他之前在曹魏時擅長的本事,為大漢的北方做一份自己的貢獻。

田豫也五十多歲了,能為大漢做的也只有這些,

希望太子不會誤解自己的用心。

劉禪聽完田豫的整個計劃居然沒有多少驚恐,

他怔怔地看著頭發已經白了大半的田豫,苦笑道:

“叔父,這值得嗎?”

遠征北國,在異國他鄉建立一方基業,這聽上去非常浪漫,讓人熱血沸騰,但經歷過南中開荒的劉禪知道,想在一塊荒蠻之地建立秩序是多麽困難的事情——

別說南中了,戚金金口中“湖廣熟天下足”的土地都有大片大片的荒蕪,山越、蠻人、瘴氣是這裏的代名詞。

而千年後象征著發達和潮流的土地現在還是流放犯人的不二所在,想要大開發都需要不斷遷民,甚至以行政令強迫。

“那個五海之港……現在應該還不存在,我是……呃,是昊天上帝說此地能匯聚五海,所以我隨便起的名字。”

“臣明白。”

“呃,那個東歐平原也是昊天上帝編出來的名字,據說那裏現在還是一片荒蠻,你們若是去了那裏,最少要整整兩代人的時間,才能讓腳下的土地變得如同大漢一般。”

“臣明白。”

“叔父一直在北方守衛鮮卑,若是願意回歸大漢,一定……”

“臣明白。”

田豫的聲音柔和而穩重,

卻聽得劉禪一顆心連連發顫。

他12歲就開始接受千年後的文明,一直感覺與千年後的文明先比,這個年代處處荒蠻落後,尤其是人的思想古板守舊缺乏變化,甚至隱隱感覺有些落後和自卑。

年歲漸長,接觸的身邊志士越來越多,劉禪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理解也漸漸有了一些變化。

聽聞田豫的遠征計劃,劉禪的心中忍不住陣陣悸動,他似乎隱約明白,為什麽千年後一個尋常的大學生還會對大漢這個已經倒下快兩千年的朝代念念不忘,為什麽後世有這麽多的影視、遊戲願意記述大漢最後落幕的時光。

這是大漢。

這是一個在後世身形俱滅,卻依舊留下深深印記的偉大朝代。

這個偉大的國家在立國之初內外交困,被迫屈辱地跟強敵媾和,卻用一代代人的時間積蓄力量,最後橫掃宇內,開辟疆土,喊出“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就是這樣偉大光榮的朝代,才值得一代代人拼死守護,長坂坡的鮮血、麥城的冰霜、夷陵的大火、五丈原的秋風、成都漢宮的石階都見證了無數的大漢仁人志士為復興做出的一代代努力,甚至後世的匈奴人在入主中原時還要扛起大漢的招牌來籠絡人心。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這個年代的大漢子民人人自信滿滿,糞土四方諸夷,在立功就能得到封賞的軍國體制下人人幾乎以狂熱的姿態想要做出些什麽。

田豫在這種氛圍中從少年到白發,

現在大漢要回來了,他感覺自己錯過了太多,現在是彌補的時候了。

“東歐平原非常富庶,只是有些寒冷,

如果叔父領軍過去,我們可以提供鐵器和棉花,還有高產的良種,方便叔父在那邊立足。”

“對了,還有書本……

希望此番叔父能教會那裏的百姓接受和仰慕大漢的先進文化,這個……呵呵,這可不是旦夕之功了。”

大多數大漢人的心中,北國都是一片蠻夷之地,田豫願意帶著一群野蠻的鮮卑人去建設那裏,一定是下了巨大的決心。

句扶鄧銅等人都是默默無語,對田豫投來幾分敬佩之色。

怪不得是天子當年極其欣賞的人物,

這個田豫,還真是不凡。

田豫的眼中露出幾分暖意,

他緩緩起身,微笑道:

“事不宜遲,臣這便率鮮卑北上,後來若是與匈奴和魏軍會和,也好占據先機。”

“這便要走?”劉禪心中略略有些不安,

父親當年的老友一個接一個離開了,便是要走,不如等他們都到了,拍張照再說。

他嘆道,“叔父,父皇最遲明日就要抵達此處,

你們……你們這麽多年不曾見面,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