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3頁)

等這些個農家的人被找到後,她便旁敲側擊地講了許多施肥除草一類的種植細節,引導這些人去實驗研究。

這群人也果真不是酒囊飯袋,果真沒多久就找到了最好的堆肥與施肥辦法,最後成功將那幾塊荒地變成了肥地,種出來的糧食也成功翻倍。

消息傳開之後,所有人目瞪口呆。

雖然用動物乃至於人的糞便堆肥,實在有辱斯文,一些權貴士族得知此事也因為心裏膈應而想要抵制這種辦法的推行。

不過很快,這群人就被偶爾出來的嬴政,給罵得狗血淋頭。

因為這群人是趁著趙馨不在,想要向年紀尚輕,所以“非常好忽悠”的秦王告黑狀,順便挑撥二人母子關系,所以趙馨並不知道此事。

等她知道,那群人都已經被趕出鹹陽宮,且被罰了不少土地。

關於趙馨的流言,也早已經平息。

趙馨從嬴政那兒知道此事後,便沒在多管此事,而是直接安排推廣堆肥與施肥的科普相關事宜。

科普的辦法,趙馨最後選定了報紙。

經過之前幾年潛移默化的發展,如今秦國識字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全國人口的六分之一。雖然還是不多,且其中很多人其實只是識字而已,但開辦報紙,宣傳知識已經完全足夠。

畢竟,她又不打算用報紙盈利。

一開始完全沒必要印刷大批量發行的報紙,只需要印刷一些專門供應朝廷命官的、刊登著朝中政令與朝政大事的邸報不就行了?至多多印刷放在官府門口,供那些識字的人查閱就是了。

數量不算多,內容也是現成的,只需要找人校正排版就行。

趙馨將自己打算告訴了嬴小政,他頓時兩眼發亮,找到合適的官員將此事吩咐了下去。

第一期報紙出現後,趙馨與嬴小政翻閱查看之後,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然後便將堆肥與施肥的辦法刊登在了上面。

趙馨本意是看百姓自己選擇。

嬴小政與嬴政的想法卻完全一致,那就是直接下達命令,強硬推廣堆肥與施肥。

趙馨想了想,提了一嘴態度不要太強硬,一面引起百姓不滿,最後起了反效果就不好了。

但反對意見倒是沒有,畢竟政治方面,她確實不如兒子。

趙馨之後一直關注這件事,然後發現,嬴小政與嬴政都非常贊同的強硬手段雖然在民間引起了一些些怨言,但沒幾個月就因為發現了施肥後的蔬菜長得更大更水靈,味道也更好後,瞬間平息了。

之後,老百姓反倒對下達命令的秦王感恩戴德。

就連那些貴族官員們,在聽說施肥後的蔬菜更好吃後,也試探著買了一些回家嘗試,確定後也一改之前消極怠工,嚴格按照報紙上的堆肥與施肥的辦法,給自家的土地重新施肥了一遍。

也是因為之前推廣堆肥、施肥辦法時候,並非春耕之時,這些貴族官員們才沒有錯過最好的時間。

等到半年過去,糧食出產,看著增加了足足三分之一的產量,所有之前對堆肥、施肥感到嫌棄的人,全都真香了。

這個辦法甚至通過商人們的口,傳到了其他國家。

但這到底是小道消息,相信的人沒有幾個不說,很多人還非常嫌棄。

而且其他國家不像是秦國一般,可以由上到下地強制推廣,因為國內勢力繁雜,有時候君王都要受到世家與權臣的鉗制,所以就算朝中官員有人看到了這個辦法好處,最後也只能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實驗,完全不能影響他人。

趙馨得知此事後,愈發慶幸自己身在秦國。

堆肥成功推廣全國之後,秦國以前因為地力耗盡而荒廢的土地,再一次被人拾掇出來,國家的可種植面積也在梯田推廣之後,再次增加了近乎一倍。

這樣的好處是巨大的,一年之後,秦國收上來的稅收都比以前多了將近一倍。

有了糧食,百姓才能安居樂業,才能搞大動作。

不僅僅是打仗,還有趙馨一直想要做的——

修路。

水泥之前已經弄出來的,雖然成本不高,但想要在戰國修路,同樣需要無數人力物力。

也因此,秦國至今也不過只有鹹陽到雍城這一條水泥路而已。

但如今,秦國有錢了。

雍城的羊毛產業蓬勃發展,如今都已經開了第三家紡織廠了,國家雇傭的紡織女工也已經達到上千的恐怖數字——

其中不乏聽到消息後,向官府申請,從其他城市趕到雍城的人。

被趙馨寄予厚望的肥皂廠,卻一直沒有得到太大的發展。

因為原材料不足。

雖然肥皂香皂因此價格居高不下,幾乎供不應求,但在戰國這樣的背景下,饑餓營銷可不是什麽主意——

打仗的時候,出自秦國的商品,可不會再像如今一樣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