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可水稻是帶殼的, 去殼之後才是可食用的大米。那個時候的水稻品種又不想現代經過選育之後那般飽滿,水稻殼占據了相當大的分量,按照科學家的研究, 這四石稻谷收成去殼之後,大約只能剩下2.4石大米。

一石為現代14公斤,換算下來,大米的畝產量不過才九十六斤, 換算成秦漢時期的畝產量, 甚至不過八十九斤。

這是水稻的產量。

華夏大地,南方主要種水稻, 北方則主要種小麥。

小麥產量又是如何呢?

《後漢書·仲長統傳》曾經提到過比較詳實的數據:“通肥饒之率,計稼墻之入,畝收三石。”

寫的很明白,哪怕是肥沃富饒之地的小麥, 畝產量也不過三石。

換成現代計量單位, 畝產量約為一百二十斤, 換成秦漢時期的計量單位則不過108.6斤而已。

秦國開鄭國渠後, 在鄭國渠附近種植的粟產量倒是高, 達到了秦國計量單位的畝產一百八十斤。

但眾所周知,河田肥沃,產量本就遠遠高於其他田地的產出,很多時候其產出差異甚至可能達到驚人的五倍。

而且河田向來數量少, 只能當做特例。

何況設計開鑿鄭國渠的鄭國,還沒被韓國送來“拖垮”秦國呢。

——漢承秦制,計量單位並無改變。

雖然《淮南子》與《後漢書》都是漢朝成書, 但從戰國到漢朝, 糧食產量只有增長的, 萬萬不會下降。

當然,因為這時候糧食產量太低,所以百姓幾乎可以說是一年到頭全年無休,水稻小麥都會種。

不但水稻小麥,其他五谷同樣會一起種,而且麥麩稻殼這些東西也不會扔,反倒會在饑餓的時候加入糧食一起蒸煮充饑。

但就算所有糧食與麥麩稻殼加起來,一年總產量也絕對達不到441.6斤到662.4斤這麽多。

何況不止有玉米,還有土豆紅薯並其他可以當做主食的食物。

而這些食物無一例外,都比如今的水稻小麥產量高。

土豆紅薯的產量,甚至是玉米的兩三倍。

說來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也是嬴子楚等人在美洲部落得以居住好幾年也沒有被驅逐的原因——

美洲原住民中,如今文明水平最高的是瑪雅人,但瑪雅人在天文歷法乃至數學上都有相當高的成就,可在種地與制作工具方面,至今仍處在石器時代。

瑪雅人都如此,更何況其他部落?

雖然擁有許多高產量作物,但也許是這些作物隨便種一種就能填飽肚子,所以這些人從未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花在研究如何種地上,這些高產量作物在這些原住民手上的產量,其實也有些慘不忍睹。

雖然仍舊比華夏大地上精耕細種的小麥水稻產量更高,但在嬴子楚等人住進部落之前,玉米等作物的產量,其實並未達到他們說的那麽多。

後來還是嬴子楚隨行隊伍中,有一個農民出身的士兵覺得他們暴殄天物,所以特意將自己祖祖輩輩積累下來的種植經驗教給了部落裏面的人,經過幾年摸索,才達到了如今的數字。

——不說其他,中國人的種植天賦與經驗還是可以傲視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

好在美洲大陸沒怎麽開發,土地肥沃,基本不用施肥。

所以沒兩年,那個部落的糧倉就被種出來的糧食填得滿滿當當,幾乎不用出去打獵,遇到危險受傷死亡的可能也大大降低。

也是因此,那個部落在嬴子楚等人手上的貨物都被換走後,才願意繼續收留他們。

不過這一切都不再重要,大家只在意最後的結果。

當美洲部落首領的兒子說出這一連串的數據時,所有聽到的官員先是震驚,立刻陷入了狂喜之中。

若能全國種植玉米等作物,他們何愁糧草不足?

趙馨同樣高興,卻並未如其他人一般陷入狂喜,眉眼間甚至帶著幾分憂慮。

嬴小政印象中,玉米土豆等物都是常見的作物,如今得知秦國以前沒有,也有些懷疑人生——

雖然之前梯田一事,他就已經意識到了母親給自己學習的那些課本的不凡之處,但如今看著激動的不能自已,幾乎無法維持自己士大夫儀態的諸位大臣們,他才真正意義上地,知道了母親給他的那些課本,到底有多厲害。

難怪當初曾祖父知道梯田的知識是從母親給他的課本中習得,臉上表情會那般復雜,之後更是沒多久就決定退位。

但他已經學會了喜怒不形於色,除了眼神過於靈動外,幾乎讓人看不出心裏的想法。

範睢與呂不韋、嬴子楚等人,卻注意到了母子二人的反應。

前者是因為自己大半輩子在官場上積累下的眼力,後兩者則是因為出使之前,心裏便已經有所疑慮,所以立刻就注意到了趙馨二人與百官格格不入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