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很多事情有一就有二,私人出錢辦報紙這件事出現後,那些有錢人發現朝廷對此並不在意之後,也都蠢蠢欲動起來。

他們並不缺錢,只是不知這報紙該刊登些什麽內容而已。

邸報算是銷量最大的報紙了,卻是官方報紙,且上面刊登的全是朝廷最新頒布的政策與法令,其他人就算想要效仿也沒辦法。

而效仿第一份民辦報紙走的路線,也難免有拾人牙慧之嫌。

若只是被人說上兩句拾人牙慧,倒也不妨事——

對商人來說,有錢賺就行。

可市場就那麽大,就算他們願意被人罵拾人牙慧,賺不到錢也是白搭。

總不能花錢買罵聲吧?

但太後親自下場開辦的幾份報紙,給了其他人很好的思路。

他們不能走第一份民辦報紙的路線,卻可以走其他路線啊!

小說、八卦和雜談之類的報紙已經出現,但他們可以創辦其他類型的報紙嘛。

比如,專門刊登農業相關文章的報紙。

哪怕如今科技飛速發展,農業仍舊是重中之重,遠比其他類型的報紙更讓百姓關注。

比如,可以創辦一份專門刊登最新科學研究與發明的報紙啊。

在科技改變生活各個方面的今天,刊登專業科學知識也許沒多少人看得懂,也少有人關注,但只是匯報一下發明的進度……

只要關注科學的人,必然不會忽視。

比如,還可以創辦一份與高考、戰爭相關的報紙。

高考與戰爭關乎秦王朝每一個年輕人的未來,而這些年輕人背後又站著數倍於他們的親朋好友,只要與之相關的消息,往往能讓人趨之若鶩。

比如,還能創辦一份介紹秦朝各地風俗民情與風景的報紙。

如今交通便利,百姓生活也變好了,自然而然就催生出了一批對旅遊很感興趣的人。

只是因為這時的人們忙於求生,很少出遠門,對其他地方不了解的情況下根本不敢貿然出門。

可若是出現這麽一份報紙,他們自然會熱情購買。

還有女子關注的首飾、布料、衣服等等,以及男子關注的遊戲、運動、征兵等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善於發掘,總能找到合適的主題創辦報紙。

……

只要開了個口子,人們舉一反三的能力還是很優秀的。

於是短短時間內,大秦境內就出現了難以計數的報刊,其中一部分因為主題重合而被迫廝殺,最後僅僅留存下來一個,也有許多報紙由於各中各樣的原因最後倒閉……

但大秦境內的報紙數量,仍舊在穩穩地保持在了三十以上。

雖然其中銷量最火爆的,仍是趙馨創辦的三家報刊。

偶爾,也只有那份與高考、戰爭相關的報紙可以短時間超過,但那也只是因為占了時機的便利,更多時候也只能看著八卦日刊等報紙的銷量望洋興嘆。

只能說,太後真的太有先見之明,手下的能人異士也太多,對百姓的口味也太過了解了。

那份八卦日刊就不提了。

打從第二期報紙發行之後,八卦日刊的所有報紙內容都是全國各地最新鮮的八卦,除了手中有錢有人有權有勢的太後,還真沒多少人能在全國各地找到這麽多的八卦刊登在報紙上。

而《小說刊》與《雜論》也不逞多讓。

《雜論》從第一期開始就刊登了諸子百家的相關歷史與訊息,也刊登了一些科普小知識,還有歷史相關的典故。

可以說包羅萬象,可以讓人增長見聞的同時,還能積累知識。

而《小說刊》就不得了了。

與《八卦日刊》《雜論》兩家報紙不同,這份報紙一開始並未張貼在各郡縣的公告欄上宣傳,它的第一期是直接搭著《八卦王》這本雜志對外贈送的。

能買得起《八卦王》這本雜志的,家裏基本都是小有余錢的,就算不富裕,擠一擠總是可以存下一些小錢用於消遣。

而這樣的客戶對《小說刊》而言,是最優質不過的客戶群體。

畢竟小說在刊登完結之後,也是可以直接出書的。

與《八卦王》不同,一本小說大多是一個故事,更具有購買和收藏的價值。

而喜歡《八卦王》這本雜志的讀者,大多不會拒絕為故事付費。

更何況,報紙上的許多小說都是極優秀的。

而且還是連載狀態。

於是除了第一期的免費報紙之外,第二期《小說刊》的銷量就直接起來了。

而在報紙銷量起來,站穩腳跟之後,趙馨也開始有選擇地刊登一些小說了。

比如那些大文豪們筆下那些,震人心魂的故事。

——當然,這些小說都會注明作者身份,賺來的錢也都會投入國家建設,或是各個學校的教育之中,並不會流入趙馨私庫。

而這些故事帶來的震撼,也是讓人難以忘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