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

乾清宮之中,朱祁鎮吃驚地說道:“娘娘真的是這樣說的嗎?”

於謙說道:“臣豈敢欺君。”

朱祁鎮猛地站起來說道:“多謝於先生。”

固然在青史上留名的人物,都是有一把刷子。

朱祁鎮與太皇太後之間的根結,說小了,不過是祖孫兩人各有所執,鬧別扭而已。但是往大了說,兩宮不合,朝野之間就要有動蕩了。

這是影響國家穩定的事情。

朱祁鎮難道不想討好太皇太後,只是太皇太後卻從來不用眼睛來看人,卻是用心。

太皇太後將朱祁鎮的心思,把握的牢牢的。

朱祁鎮縱然百般服軟,但是他內心之中的想法,卻是從來沒有動搖過的。朱祁鎮不知道該怎麽辦的時候,於謙一出馬,就說服了太皇太後。

實在讓朱祁鎮心中佩服。

於謙說道:“微臣不敢當,不過,臣以為而今不是放松的時候,臣請陛下速速去慈寧宮,見太皇太後。”

“在太皇太後面前不要虛言敷衍,一定要實話實說。”

正朱祁鎮連忙點頭說道:“好。”

朱祁鎮連忙更衣,匆匆去了慈寧宮。

一見太皇太後,就跪倒在地,說道:“孫兒不孝。讓娘娘憂心了。”

太皇太後看了朱祁鎮,心中微微一嘆,說道:“起來說話吧。”

太皇太後心中復雜之極。

此刻太皇太後對朱祁鎮雖然有添犢之心,但是已經將朱祁鎮的位置擺正了。

朱祁鎮固然是她的長子長孫,也是皇帝。

縱然朱祁鎮而今還沒有親政,但是皇帝本身該有的一些權力,他依然是有的。

皇家無親情,倒不是皇室的人都是冷血動物,而是每一個人他們身後都不代表自己一個人,如果將背後的利益沖突安排好了,未必不能其樂融融,但是兩者沖突處理不好,這親情也是講不下去的。

太皇太後說道:“乖孫長大了。你之前選的於謙不錯。”

朱祁鎮站起身來,就站在太皇太後身後,輕輕為太皇太後揉著肩膀,說道:“孫兒以為大明內閣首輔,定然要從各地地方官之中選。而於謙是其中佼佼者,將來如果不出差錯,孫兒以為內閣有他一個位置。”

太皇太後說道:“那你將他安排到翰林院,安安分分當你老師不好嗎?放到順天知府上,這位置可不好做?”

朱祁鎮說道:“正要如此,內閣的位置也不好做。”

太皇太後說道:“是你想在順天府做一些事吧。”

朱祁鎮心中微微一猶豫,最後想起了於謙的話,實話實說道:“娘娘聖明,前番娘娘教訓孫兒,孫兒回去之後,也細細想過了,特別是於先生說,內閣清查衛所逃兵,有一百二十萬之多。”

朱祁鎮感受到太皇太後的肩膀猛地僵,好一陣子,才放松下來。朱祁鎮心中微微吃驚,暗道:“娘娘也不知道這個消息嗎?”

楊士奇讓於謙給朱祁鎮透漏的是小道消息,是一個估計。

只是很多時候,小道消息反而比正式的消息更精準,太皇太後的情報網雖然不錯,但是還伸不進楊士奇的書房之中。

按照程序,全國清查一遍,這數字才能報到中樞,最少也在正統二年了。甚至報上來的數字,也是粉飾過的。

很可能還沒有這種估計準確。

這也是大明朝的痼疾了。

大明朝各種統計數字,從洪武之後,大體沒有一個準確的。

太皇太後也沒有想到,局面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各地百姓逃亡之事,在不知道多少地方官的奏疏之中,太皇太後是能看見的。所以宣德年間,在太皇太後的影響下,宣宗皇帝就有不少減免賦稅,安置百姓的舉措,其中有名的就是對江南重賦的調整。

杭州知府況鐘,奏請減免杭州賦稅一百多萬石,讓杭州百姓感恩戴德了好幾百年,稱之為青天。

這種大規模減輕民間負擔,與太皇太後罷一切不急之務的政治觀點,是一而二,二而一,互為表裏的。

太皇太後知道民間疾苦,也知道最近各軍實力有些不如當初了。但是具體的卻不大了解了。萬萬沒有想到,逃兵之數,居然有一百二十萬之多。

太皇太後吃驚非小。只是心中如何吃驚,臉上一點不漏。

朱祁鎮也沒有細究,繼續說道:“朝廷想要北伐,不整頓軍務是不行的。”

太皇太後聽了,皺眉說道:“整頓軍務?”

太皇太後是靖難一起走過來的,太明白整頓軍務的風險了。一旦出了錯,江山都為之動搖。她強忍著訓斥朱祁鎮之心,心中存了,讓朱祁鎮栽個跟頭,好讓朱祁鎮知道,他固然聰明,但是天下並非沒有英才的。

可見,朱祁鎮不知不覺之間表露出來的穿越者的優越感,成為太皇太後看來朱祁鎮最大的毛病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