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開海(二)

一時間所有人都沉默了。

開海這是一個大命題。

所有人都不敢輕易開口。

沉默片刻之後於謙說話了,於謙說道:“陛下,禁海之策,乃朝廷祖制。此事卻不是能動的時候,為區區舊港,而動搖國策,舍本就末,非智者所為。”

於謙的政治態度,讓朱祁鎮有些苦笑。

是的,什麽是本,什麽是末。

本就是保住朱祁鎮而今的權力,保住他將來能成為大明一言九鼎的皇帝。蹇公臨終的意見,就很明確。

什麽也不做,多做多錯,少做少錯。

但是很多戰略時機,一退,想要再回去,就要花數倍,數十倍的時間。

很多事情,他都可以不管。但是他而今不管舊港施家,等他親政的時候,估計舊港宣慰司就不存在了。

朱祁鎮轉過頭,對王振與金英說道:“你們有什麽意見?”

“陛下,”金英說道:“如果僅僅是維持與舊港的貿易,奴才是有辦法的。很多事情,別人做的,我東廠自然也做的。”

“不敢說神不知,鬼不覺,但是誰不想讓我東廠分一杯羹,奴婢有法子對付他們。”

朱祁鎮聽了豁然開朗。

既然施長安已經說明了,在官府禁海的局面之下,其實有很多走私的團夥,而今還沒有成氣候。

但是敢做這件事情的人,定然是有權有人的地方豪強。

但是這些人比起東廠,那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

雖然朱祁鎮鄙視東廠與錦衣衛的情報能力。但是東廠與錦衣衛真想做一些事情,特別是臟活,特別是適合他們。

朱祁鎮正想點頭,卻聽於謙力勸道:“陛下,乃九五之君,何必為此雞鳴狗盜之事?一旦傳出來,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

朱祁鎮一時間,有些後悔。後悔讓於謙來了。也明白明代皇帝為什麽喜歡用太監了。朱祁鎮說道:“於先生,朕不是有意於南洋,只是朕剛剛登基,就失土,百年之後,朕如何去見先帝。”

“難道告訴先帝,先帝留下的江山。朕沒有保住。”

“先生說,讓朕親政之後,再收復舊港,到時候勞民傷財,分明而今只需防微杜漸,就能做到的事情,到時候非動用數萬人馬不可。”

“如此朝野必有一番動蕩。”

於謙聽了,就知道朱祁鎮心意已決。暗示即便今日不做,將來也是要做的。於謙心中暗道:“罷罷罷,退而求其次,總不能讓皇帝誤入歧途。”

最少於謙對皇帝繞過文武百官,用走私的方式支援舊港,是一萬個看不少,實在太差勁了。

於謙說道:“既然陛下,心意已決,臣有一策,不過卻需要太皇太後支持。”

朱祁鎮說道:“先生請講。”

於謙說道:“陛下登基,今年改元,外藩多有不知,王公公可以向外面透出風聲,就說王公公想成就鄭和公公的功業,為陛下召徠使者,再下西洋。”

王振聽了呼吸都緊湊了。朱祁鎮知道,王振動心了。

王振雖然讀書不多,但是骨子裏其實有一分讀書人的執著。就是想建功立業。他內心深處未必沒有鄙視自己成為太監,但是越是鄙視,他心中也是想做出遠超旁人的功業,讓天下人看看。

面對再下西洋這樣的大事,王振自然有些心動。只是很快王振就平復了心情,說道:“此事太皇太後萬萬不會準許的。”

不僅僅太皇太後不準許,他王振也不會去的。

畢竟只有在權力中樞,才能執掌大權。一旦他遠去西洋一兩年,皇帝身邊的這個位置,還能是她的嗎?

於謙說道:“此事自然不同。臣也會找些同僚,以廢下西洋之舉,以為永例。”

朱祁鎮皺眉,說道:“現實這是何意?”

就朱祁鎮本人來說,他才不下廢除下西洋的體制。畢竟而今不是幾十年後,可以說宣德九年,也就是前年,還有一次船隊去南洋。

下西洋的人手,船隊,將領,都還在。

只要撥一筆銀子,立即就可以再次動員起來。

於謙說道:“此乃退二進一之計。畢竟既然放棄下西洋之事,那麽對南洋諸地的宣慰使,已經本朝遺民,總要一個章程嗎?”

“他們都是朝廷之民,而今即便是遠在南洋,朝廷也不能不管。”

“臣就可以推動他們以本朝之民的身份,在沿海選一地貿易。”

朱祁鎮深吸一口氣,立即判斷出這個計劃的本質,哪裏是什麽退二進一,分明是利益交換。

說廢除下西洋的體制。

歷史上,明代其實並沒有廢。只是罷。

不過這些船只,人員,都是從各衛所抽調而來了。在罷下西洋之後,這些船只分配給諸衛所,沒有維護,沒有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