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

王文說道:“今有逆臣,以冒進之策,違背祖訓。念之已死,當不與追究,但是請陛下重申祖訓,以正視聽。”

陳文聽了半日,心中也明白,他被人拉偏了。

他今日來,是來說藩王的嗎?

也算是。

但是卻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維持太皇太後一直主張休養生息的國策,而不是回到永樂年間的情況。

這些從永樂年間走過來的老人,自然知道永樂年間到底是什麽樣的情況。

且不說大規模戰爭對民間的傷害,南征安南,北征大漠,如果不是百姓不堪重負,唐賽兒起事,也不會鬧得那麽大。

單單說,大規模用武,武將地位上的提升,就是他們不願意的。

洪熙之後,文臣的地位大規模上升,甚至出現了王驥這樣的人。

王驥作為大明文臣領兵第一人,也讓文臣將手伸到了軍中。五軍都督府的職能一點點被架空,幾乎成為一個養老部門。

不管是從政治理念上來看,還是從實際利益上來看。這都是王文不允許的。

而王文所說的,十五不征之國,也是太祖皇帝對外擴張的理念。太祖皇帝的原話是:“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不過,對同樣一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在文臣心中解釋,自然如宋太祖玉斧劃大渡河一般,對一些偏遠地區,治理成本高的地方,就不要了。

但是武將們的理解卻又有不同。

張輔朗聲說道:“王大人此言差矣,太祖所言,乃是其不為中患,則與之共享太平,不無不可。然而太宗之伐安南,乃是安南殺我使者,與瓦刺韃靼,乃世仇,我欲與之共享太平,則彼必不與。”

“麓川跳梁小醜,也足敢有辱大國,可見四夷之輩。蠻夷畏威不懷德,不足以論仁義,此太宗之大征伐也。”

“太祖所言,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因此為不征之國,然犬子之策。易其地為親藩,百年之後,未嘗不可,以夷變夏,此乃先聖所言,教化之功也。”

“此為兩全其美之策。”

“有何不可?”

王文抗聲說道:“英國公好大言,卻不知道戰端一起,百姓忙於轉運,將士死於溝壑,以百姓之肝膽,士卒之首級,換一姓之榮華。不念安南二十年之征戰,騷動天下,今日欲重蹈覆轍,卻是英國公覺得,死的人還不夠多嗎?”

張輔聽了勃然作色,雙目通紅。

王文此刻也撮中張輔痛處,張輔也一輩子順風順水,為天下武臣之首,但是心中卻有兩痛。

一痛安南之棄,半生功業付之流水。二痛張忠之死,此生功名,所寄何人。

而王文簡直是一舉而兩得,真正惹怒了張輔。

張輔雙手抓住衣領,撕裂公服,卻露出白色的裏衣,將起拉開,卻見胸前遍布傷口,新舊疤痕累累,似乎沒有一處是平坦的。

張輔幾乎是咬著牙,說道:“張某人十五歲跟著父親上陣殺敵,英國公這爵位,乃是先父陷陣以死,張輔半生九死一生得來的。王大人既然知道征戰之苦,為什麽不念將士之辛苦?昨日棄安南,今日棄大寧,後日棄奴兒幹都司,再棄哈密數衛,這些無用之地,我等百戰而得,爾等一言就棄之。”

“令將士們所葬之地,都為異國他鄉,這就是王大人所言之道理嗎?”

“卻不知道王大人死後,何以見太宗皇帝於地下?”

張輔言辭如刀,目光如火,逼著王文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王文喉頭微微一動,說道:“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那是什麽意思?”張輔說道:“本公不客氣的說,而今瓦刺以並韃靼,成為草原之主,脫歡雖死,但也先也不是省油的燈,多則十幾年,少則數年之內,瓦刺必然南下。”

“不管王大人想打不想打,都要打了。”

“既然要打,就要想清楚,安南之棄,也要說清楚,到底是我等不能除惡務盡,還是有些人,不能安撫百姓,使安南百姓歸心,以至於戰事連綿二十多年,耗盡國力。”

“對。”成國公朱能大聲說道:“為什麽黃福在交趾,交趾就太平,結果黃福一走,交趾就亂了,其中誰功誰過,一定要說清楚。”

太皇太後忽然說道:“好了。”

太皇太後的聲音不高,但是她一發話,下面的人立即躬身行禮不敢再說了,太皇太後微微咳嗽一聲,說道:“陳年舊事,有什麽好說的,事情總要向前看。太宗皇帝時教訓,功是功,過是過,總要查漏補缺才是,最重要的是不能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