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余波(第2/2頁)

張輔說道:“這本來就是應有之意,當時少師就勸太宗,入南京誰都可以殺,就是不能殺方孝孺。方孝孺案,太宗做得的確太過,陛下想有所作為,必先收攏人心。赦免建文余黨,也是安撫人心之舉,否則三楊是那麽容易點頭的。”

朝堂之上,看似張輔與王文爭鋒相對,但是真正做決定的,其實是楊士奇與太皇太後。

並非說話的多的人,就是重要人物。

很多時候是說話少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朱勇依舊不舒服,說道:“不行,方孝孺也就算了,但是盛庸,平安,鐵弦這些人,在戰場上殺了我好多兄弟,決計不能放過。”

張輔說道:“人都死了,還說這個做什麽?赦免一定要赦免的,不過,你覺得一口氣如此出不了,就去給禮部遞個話,讓他們選一個惡謚就行了。”

朱勇說道:“張兄,你不會不知道,我想說什麽?建文余黨,我不在乎,但是你我父親身後之名,卻不能不在乎?”

這才是朱勇最糾結一處,建文的人是忠臣,那麽他們這些人是什麽?

張輔的父親張玉,朱勇的父親朱能,都是靖難功臣,這一件事情由不得他們不在乎。

張輔大笑道:“你想多了,只要大內那為還是太宗血脈,有些事情,就不要指望那些窮酸能翻過來。你如果真擔心這個,就更要關系今日之事。”

朱勇說道:“此話怎講?”

張輔說道:“今上不像仁宗,卻像太宗。今日之事,看似是太皇太後想安置襄王,但是實際上乃是今上的意思。”

朱勇一聽,心中一震,問道:“可是賢侄有什麽話留下來嗎?”

這一次爭論的中心,就是封建策。而這一篇文章,乃是張忠所寫,朱勇自然以為張輔掌握更多的內幕消息。

張輔一想起張忠,心中不免有些黯淡,說道:“這一篇文章,就是他秉上意而為之,當今陛下在準備打仗。”

“好。”朱勇說道;“這是我這幾年聽過最好的消息。”

張輔說道:“朱兄不要高興的太早,瓦刺實力如何,咱們也是打過的。是硬茬子。而今脫歡比馬哈木更勝一籌,瓦刺兵力更勝往昔。但是京營與九邊實力怎麽樣?你也是知道的。”

“如果再次出關,與瓦刺大戰,朱兄能保證必勝嗎?”

張輔一句話,讓朱勇陷入沉思。

如果別人問這話,朱勇自然不會說什麽喪氣話,但是問的人是張輔,朱勇不服別人,就服張輔,畢竟是從小的交情。也是自己人,朱勇不想瞞張輔,更知道,他瞞得過別人,瞞不過張輔的。

朱勇摸著鼓起來的肚皮,輕輕一嘆,什麽也沒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