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

軍權乃是皇帝的腰杆子。

文臣或許沒有篡位的想法。但其實也不一定。

要知道王莽篡位之前,也是大名鼎鼎的儒學宗師。天下敬仰。

但是結果如何?

楊榮本身沒有意思到,他這種想要天下長治久安的想法,已經觸動了朱祁鎮敏感的神經。

楊榮心中對大明皇室可以說是忠心耿耿。不僅僅是楊榮,以楊士奇為首的大批文臣對皇室都是很忠心的。

這就形成一個誤區。

楊榮而今所言,也是發自肺腑,沒有半點虛言。

但是他這種忠心,對朱祁鎮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妨礙。

朱祁鎮決計不會讓朝廷之上,成為文官的一言堂的。即便勛貴在與文官的爭鬥之中,力不從心。

朱祁鎮也一定會想其他辦法,扶植其他力量進入朝堂之中。

原因無他,這是一個做皇帝的本能。

而楊榮這番話,非但沒有讓朱祁鎮回心轉意,反而更加確定了與勛貴的聯合刻不容緩。順帶王驥這個人,也要在外面多待一些日子了。

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之間的權力糾葛,需要重新理清。

朱祁鎮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再看向楊榮,心中卻有一些慚愧。

他知道,在他登基這一件事情上,雖然太皇太後沒有廢立之心,但是如果沒有楊榮聽到襄王金冊不在宗人府之後,立即聯合大臣,上書擁立。他或許也能坐上皇位,但是卻要拖一段時間了。

在太皇太後掌權的時候,很多事情上楊榮都倒向他。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如果可以,他也想與宣宗與楊榮一般,君臣相得。

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政治理念的對立,決定了兩人之間的立場。

只是這情分在,朱祁鎮終究不能下狠手處置楊榮,說道:“先生所言,朕已經知道了,朕回去之後,必然好好思量。”

“先生此去回鄉,路途遙遠,朕命令錦衣衛沿途護送。先生可以在家鄉多待幾日,京城之事,錦衣衛也會日日報給先生的。”

“朕在京師等著先生歸來。”

楊榮一聽了,整個人精氣神都散了不少,蒼老之意更是要滲透出皮膚。

楊榮是何等聰明之人,朱祁鎮一開口。楊榮就想起一句話:“王顧左右而言他。”這種不回應,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了。

楊榮說道:“老臣遵旨。”

朱祁鎮見楊榮如此,心中不忍心,勸慰道:“先生之計,自然大善,只是而今瓦刺咄咄逼人,乃四方用武之時,不當用於今日,朕真得好細細思量的。”

楊榮說道:“老臣知道了,只是老臣年歲已高,恐怕看不到那一日,老臣此去,山高水長,還請陛下善加珍重,楊士奇,楊溥都是老臣,人品端莊,為人老練,遇事不決,可問他們,他們定然能為陛下解惑。”

“宮中府中具為一體,陛下既然已經親政,權位不可假於他人。王振雖然為陛下親信,然陛下也為王振思量長遠。”

“今日讓王振收斂一分,卻是為了來日君臣善始善終之道。”

“廠衛乃陛下之耳目,耳目清明,則天下無事可瞞過陛下,此廠衛之功也,然耳目就是耳目,不是手足,朝中諸事,還是不宜讓廠衛參與太深。”

楊榮似乎有一種預感,此一去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因為朱祁鎮的態度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皇帝對他雖然有情分,但是對他的政治態度卻不持肯定。楊榮有一種心灰意冷之感。他本身功名之心盛過楊士奇,也自持自己在皇帝心中的聖眷,也要勝過楊士奇。

之前一直想等皇帝親政之後,借助皇帝之力,越過楊士奇自己成為首輔。

此刻皇帝態度的改變,他又即將離開權力中心數月。要知道權力與自然界一樣,厭惡真空。

放下權力容易,想要再拿起來,卻不知道什麽時候了。

甚至根本拿不回來了。

楊榮年紀也大了,心中自然也有了求去之念。

所以,臨行的時候,索性什麽話都說了出來。

旁邊王振聽的呼吸都急促起來,卻不敢多說一句話。

畢竟王振與楊榮相比,簡直是小輩之中的小輩,對楊榮,朱祁鎮都不敢大意,王振又算什麽東西。

甚至當初開海的時候,如果是楊榮力主殺王振,王振而今的首級,能不能保全,還在兩可之間的。

王振此刻心中雖然有滿腹牢騷,但是不敢多說一句話,臉色也敢多給一個。

朱祁鎮躬身說道:“學生受教。”

說實話,朱祁鎮在這幾年之中,對東廠與錦衣衛的掌控力度大增,最起碼除卻東廠,錦衣衛的頭目,王振,馬順,金英之外,朱祁鎮對下面的錦衣衛的千戶,鎮撫,東廠的各大襠頭,都是比較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