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2/2頁)

“此事暫且記下來。”朱祁鎮心中暗道:“欽州的事情,還沒完。”朱祁鎮暫且不理會一點邊境糾紛,說道:“海關的銀兩夠嗎?”

李時勉說道:“這一點,臣要請罪。臣在與安南結算的時候,其實用貨物付賬,而並非銀兩,所以購買糧食的成本,在三百文以下,又從廣東拆借了一些銀兩。這才籌夠的。”

朱祁鎮頓時明白了。

其實這一次是糧食換中國貨物的範例。

安南達官貴人難道就沒有對中原器物的渴望?有的中國各種精致貨物,一直是古代的硬通貨。所以安南糧食款項定然是直接與新安的貨物抵消。

當然了,朱祁鎮也能想明白,李時勉一定在兩頭壓價。

對中國的商人,那麽背後有後台。面對有便宜行事之權的李時勉,他們也頂不住的。對於安南人來說,他們心中的價位,自然要比產地高上一截。

所以,李時勉采購成本,才在三百文以下。

朱祁鎮估計,安南的糧食的價格也未必在三百文以下。

這裏面到底誰吃虧了。

一時間朱祁鎮估計不清楚。但是他卻明白一件事情。那就不是以為古代人就不通權變之道,真要是有必要的話。

他們玩得也是賊溜的。

朱祁鎮說道:“你帶來多少船只,運力有多少?四百萬石分能分幾趟運完?”

李時勉說道:“臣只是第一趟,大約半個月一趟,共三趟,如果沒有意外的四百萬石都能運到京師。”

朱祁鎮默默一算,大約在六月中,這四百萬石糧食就足夠到北京。

有這四百萬石糧食,朱祁鎮松了一口氣,說道:“今日有先生,才讓京城百姓免於做餓殍。”

李時勉說道:“臣萬萬不敢當,這是陛下先見之名,如果沒有陛下當初開海的決定,臣也不可能籌集這麽多船只。只是有一件事情,臣請陛下寬恕。”

朱祁鎮說道:“講。”

李時勉說道:“臣許諾各船主,到了北京之後,能夠覲見天顏。陛下也有賞賜。”

朱祁鎮一聽,就知道李時勉定然是給這些船主開了空頭支票了。

想想也是,李時勉手中的經費有限,收購糧食就花光了,從廣東運糧食到天津,恐怕單單是運費就不是一個小數字。

如果這些海商都是大明良民,倒也好辦。

畢竟大明官府征召民間船只的事情,做過不是一次兩次的。

但是這些人可不是什麽老實人。可以說這個時代,在海上廝混的,都沒有什麽老實人。

如果沒有利益,想讓他們效力,可是一件難事。朱祁鎮大手一揮,說道:“多少錢?”

“一百萬兩。”李時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