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

王振過來之後,立即向朱祁鎮報告。

果然,施家在南洋有很大的壓力,不僅僅是滿者伯夷一國的問題。似乎很多回回國家聯合起來了。因為施家獨斷與大明之間的貿易,已經因為商業問題轉化為軍事與政治問題了。

也幸好,大明在麓川大勝,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

將南洋各國蠢蠢欲動之態壓制下去不少。

所以施家很想得到大明的支持。

王振說道:“臣已經代皇爺許諾給他一些火炮火銃火藥,就在天津交易。只是臣以為施家未必不歡迎南洋衛的建立。”

朱祁鎮說道:“此事先放下吧。不管南洋了,於先生到哪裏了?”

王振說道:“下面人來報,於先生已經從順德府趕來了,一兩日之內,就會到京師。”

朱祁鎮說道:“就等於先生了。”

事實證明,於謙來得挺快的。

第二日就到了。

朱祁鎮早朝之後,就見到了於謙。

乾清宮之中,朱祁鎮見了於謙立即說道:“先生清瘦了。”

於謙的辛苦直接反應在他身上,此刻的於謙有幾分瘦骨嶙峋,偏有鐵骨錚錚之態。似乎有幾分相有心生。

只是比之前,憔悴了不知道多少。

於謙說道:“陛下過譽。臣以為河北治水,刻不容緩。”

朱祁鎮說道:“先生可有方略?”

於謙沉思說道:“有,臣帶了一張輿圖,就在殿外。”

覲見皇帝是一定之規的。最少於謙不可能將大件物件帶進殿來。

朱祁鎮立即對王振說道:“王大伴快傳。”

王振答應一聲,立即將一卷等人高的白布給捧了上來。

隨即兩個太監左右拉開。

直隸的山河社稷躍然紙上。卻是於謙一筆筆畫出來的。無數完完全全的河道描繪的清清楚楚的。

朱祁鎮走進幾步,頓時聞到一股汗味,也發現這絹布有些發黃,似乎被汗水打透了,再細細看上面紋理,卻見這一張大地圖,卻是有一塊塊一尺見方的布縫合在一起的。

只是針腳細密,遠遠的看出清楚,唯有走近了才能看見。

朱祁鎮腦海之中,仿佛看見於謙在無數個夜裏,在昏暗的燭光之中,於謙聚精會神的將白日所見一一繪制在地圖上,再將他貼身帶在身上,以至於汗水完全將這絹布打濕了,所以才整體泛黃。

隨即朱祁鎮才細細看地圖上的河道。

於謙見朱祁鎮細細看地圖,立即上前幾步說道:“臣踏遍河北,勘察河流,河北治水之要,在五河三湖。”

“這五河就是潮白河,盧溝河,大清河,子牙河,南運河。”

“三湖,就是三角澱,白洋澱,大陸澤。”

隨即於謙將五河三湖的位置一一指給朱祁鎮看。

說實在,於謙雖然有了十分心力,但是這地圖與後世的地方,還是沒有辦法比。但是也清晰的將最後在天津處匯集幾條大河全部標注出來。

從北到南,卻是潮白河與北運河水系,盧溝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南運河水系,也就是漳河衛河水系。

這五大水系之外,還有地圖上標注特別鮮明的三個湖,三角澱,白洋澱,大陸澤。

於謙一一給朱祁鎮做了解釋。

其實也不用多做解釋,潮白河在京師東邊與北運河相連,可以理解為北運河的水源,而盧溝河更不要說了。

至於大清河。就是從白洋澱到三角澱這一段才叫大清河,但是單單大清河本身就分為兩大支流水系。

子牙河在大清河以南。

而滹沱河就在大清河水系,與子牙河水系來回搖擺。從大陸澤到流出,流入南運河之中。河北整體地勢,北方有燕山山脈,西邊有太行山,高度落差很大,大量降雨都匯集下來,匯集在天津。

至於三湖三角澱最大,就在天津以西寬闊數百裏。白洋澱又在三角澱之西,通過大清河相連,有時候大雨連綿之時,從京畿以南,綿延數百裏,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房舍沖垮,良田被淹沒。

三角澱與白洋澱,也就連為一體了。

至於大陸澤,曹鼐之前介紹過了,而今也不一一說明了。

朱祁鎮細細聽了,心中一嘆,暗道:“真是一個大難題。”

其實從太行山上,燕山山上沖下河流,何止五大支流,有一句老話,說是九河下天津,九河並非說是有九條河,而是九為極數。

這一段時間,朱祁鎮對河北水系也經過詳細考察。

其實這幾條河,並非固定的。

如果這些河道都是固定的,反而簡單多了。因為這些河道遷徙不定。根本沒有一定之規。

朱祁鎮看完之後,對於謙說道:“先生定然有教於朕。”

於謙說道:“臣以為直隸治河的總方針,應當是上攔,中蓄,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