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

內閣大臣暫且不用說。

楊溥,曹鼐,張輔,胡濙,王直,馬愉。再加上一個在外加銜的於謙。

畢竟內閣都有大學士的加銜。

大明大學士加銜一般有六個。即華蓋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而今內閣之中有七個人,自然是因為內閣之中有一個人沒有大學士加銜。

不是別人,正是張輔。

張輔列位內閣,但是實際上乃是以英國公的身份以備咨詢。

內閣剛剛調整過了,朱祁鎮不用怎麽擔心,唯一可以操心的是,要不要給於謙一個大學士的加銜,如果要的話,給什麽加銜。

華蓋殿大學士乃是楊士奇,謹身殿大學士乃是楊溥,剩下的正好一一對應。沒有多出來的。

至於楊士奇雖然已經處於下台的情況下了。但是朱祁鎮總不能一點體面都不給吧,所以這個華蓋殿大學士,還要掛在楊士奇身上。

直到楊士奇辦完離職手續,也就是三四次請辭之後,朱祁鎮無奈答應。

不過,這都是小事。

真正大事卻是六部。

吏部尚書郭進,是萬萬不能留了。

不為什麽?

因為吏部太重要了。而郭進又是楊士奇的人。資格很老。

要知道而今朝廷以內閣為尊的政治生態,並非延續下來的,可以說是因為太皇太後與朱祁鎮鑄就的。

在宣德年間,楊士奇雖然當內閣首輔,但是身上也有尚書加銜,並以此為尊,認為一部尚書是高過內閣大學士的。

畢竟大學士才五品了。

但是因為宣宗皇帝英年早逝。太皇太後秉政倚重輔政五大臣,也就是內閣五人。

這樣才建立起內閣對六部的優勢。

但是僅僅是優勢而已。

朱祁鎮親政之後,梳理政務處理流程從某種程度上,確立了內閣的地位。也確立內閣對六部的領導。

但是這種領導,並非穩定的,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楊士奇是威信之上,六部尚書是對抗不了楊士奇與楊溥,並非對抗不了內閣首輔。

而六部之中,權力最大的就是吏部天官。這是一個發揮好了,足以撼動內閣的職位。再加上郭進乃是楊士奇的人,楊士奇下台,他足以在楊士奇的勢力中分一輩羹。

如果讓六部以吏部形成一個核心,那麽朝廷運轉一定是受到影響的。而且如此一來曹鼐的權威也會受到影響。畢竟曹鼐的資歷比郭進太淺了一些。

朱祁鎮下定決心,立即讓人將彈劾郭進的奏折拿過來,也有四五封嗎,朱祁鎮一一看過,其他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倒是其中有一個彈劾郭進之子,郭亮收受賄賂。

朱祁鎮朱筆在上面一劃,標注這一行,在一邊寫道:“教子不嚴,令內閣申斥。”

朱祁鎮知道楊溥看見這一行字,會怎麽做。

申斥僅僅是一個開始。

如果郭進識趣的話,就早早致仕,以養天年,畢竟他資格老,在永樂中就在六部之中輾轉了。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了。

總之,乖乖下台,尚有體面。

不然的話,朱祁鎮不會動手,想來楊溥也足夠將他弄下台了。

隨即朱祁鎮看了看其他各部,戶部尚書劉中敷,卻是要太皇太後的表態,畢竟是太皇太後的大管家。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不過,朱祁鎮也承認,面對他這個大手大腳的皇帝,一心只能量入為出,精打細算過日子的劉中敷,是跟不上時代了。

隨即朱祁鎮也看了看彈劾劉中敷的奏折,卻發現劉中敷這個老臣倒是謹慎,最少沒有被人抓到了把柄。

大多都是無能,救災不力。

畢竟去年賑災,戶部的糧食調度,很難說沒有問題。

但是朱祁鎮也知道,換一個人來當戶部尚書,也就這個樣子,不可能再好了。朱祁鎮暗道:“須給太皇太後一個面子。”隨即將彈劾劉中敷的奏折都點了一個紅點。

也就是說,知道了。

吏部,戶部兩個尚書一定要撤掉。除此之外,朱祁鎮就沒有一定要撤換的人了。

首先禮部乃是胡濙的地盤,禮部尚書王士嘉長年作為胡濙的副手,可以說唯胡濙馬首是瞻。朱祁鎮沒有想動胡濙,就不會動王士嘉。

至於工部,朱祁鎮早就下手了,兩個尚書不就是朱祁鎮的手臂。工部的一切都是為了直隸治水。

所以非但不能動,反而要保全。

故而,朱祁鎮將任何關於工部的奏折,全部反駁回去,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至於刑部,兵部。朱祁鎮就不在意了,只是下令讓人調查,如果屬實,就處置,如果是誣告,那就不反坐。

這兩部不是朱祁鎮的重心所在。畢竟五軍都督府的存在,分了兵部很大的權力,特別是楊榮之死,王驥外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