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2/2頁)

周忱為了保證他在江南改革的推進,在重重彈劾之中自保,是如果結交宮中,將本來該送到戶部的錢糧送進了宮中。

楊士奇一清二楚。

但是為首輔,政治潔癖卻是要不得的。

周忱能解決朝廷財政的大困難,區區瑕疵算得了什麽。但是同樣局面,面對將來可能的政治陷阱,於謙卻是另外一種破局的辦法。

楊士奇對於謙看重,甚至有幾分佩服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或許周忱有當首輔的一日,但是於謙卻是不能了。

因為於謙太幹凈了。

楊士奇說道:“你身邊的錦衣衛暗樁,你知道是誰嗎?”

於謙說道:“略有差距,但不確定。”

楊士奇說道:“你將他調到身邊,能接觸所有文書的位置上,當今陛下不是是非不分的人,只要你示之誠。即便將來有所劫難,也出不了什麽大事。”

於謙說道:“學生明白。”

楊士奇說道:“不過,你將家小送回錢塘吧,你今後在京城的日子不會太多了。楊溥在一日,你不可能入京。王驥的下場,大概是你的未來了。”

於謙一時間也有一些失落。

每一個讀書人都有執掌朝綱的想法,特別是於謙曾經距離這個位置這麽近。還有皇帝的許諾。此刻知道自己與之無緣了。

難免情緒失調。

於謙並不懷疑楊士奇的話,畢竟大明皇帝固然可以決定很多事情,但是大明皇帝決定不了的事情更多。

楊士奇心中暗道:“沒有想到我這一輩子,算計無雙,卻不想卻有一個如此纖塵不染的弟子,卻也是異數,本以為我麾下弟子,成就最大的應該是曹鼐,曹鼐深得為政之道,只是即便曹鼐今後做了首輔重臣,估計在歷史上的名聲,也遠遠不如我這個弟子。我這弟子當為名臣。”

在這一場楊士奇倒台的政治風波之中,曹鼐什麽也沒有做,但是他卻是得利最大的,在楊士奇看來,很有自己的風範。

但是青史上的名聲,未必是做官大就有了。

如同包拯一輩子,也沒有當上丞相,但是包拯的名聲,卻勝過了同時代太多的人了,簡直婦孺皆知。

因為權力有權力的邏輯,民間有民間的記憶。

楊士奇心中不由生出一股豪情,心中道:“我就做最後一件事情吧,我這個弟子,我保定了。”

楊士奇知道,皇帝其實對他有些愧疚的,這一分愧疚,就是楊士奇留給楊家最大的遺產,將來他死了,皇帝也會照顧楊家的。

本來楊士奇不準備在政事上進言了,因為感情債這東西,動用越多,就越薄。而此刻他卻決定,為了於謙要與皇帝說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