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洪巡邊

也先敢這麽賴皮,是料準了大明不會與瓦刺翻臉。

朱祁鎮不知道也先是怎麽料中了。

但是朱祁鎮的確不敢這個時候與瓦刺大戰。鹽稅,河北水利,這些事情都在進行之中。絕不是輕易中斷的。

瓦刺而今帶甲數十萬,即便內部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是一個大國。朝廷在軍事上頹敗之像,這幾年雖然也竭力彌補了。

但是朱祁鎮也不相信,與瓦刺一戰,能在一年之內,速戰速決。

所以,戰不可輕開。

即便朱祁鎮想做,想來朝中大臣也不會答應的。

張輔的意見之前,已經說過了,不贊成大舉出塞。至於楊溥的心思,朱祁鎮也大抵能夠掌握。不會允許朱祁鎮再開邊事。

如此一來,即便禮部將這一件事情報上來,又有什麽辦法?

外交手段,胡濙已經將瓦刺使者阿赤都當成狗腿子訓了,但是這個回回商人出身的使臣,頗有唾面自幹的風範。

朱祁鎮難道將阿赤都叫過來再罵一遍。有用嗎?

至於在馬價上下功夫,一來朝廷丟不起這個臉面。畢竟來朝貢的不僅僅是瓦刺,奴兒幹都司各部落,關西七衛。兀良哈三衛。不是瓦刺一家的事情。

而且朝貢的利益,對大明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大明朝廷不在乎那一點錢,但是瓦刺就不一樣了。

瓦刺也先寧可派人卑躬屈膝稱臣納貢,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這個利益。

朝廷動了,幾乎就是動了瓦刺的命根子。瓦刺會有什麽樣的舉動,朱祁鎮很難判斷。

朱祁鎮思來想去,長嘆一聲,心中暗道:“我不如也先。”

朱祁鎮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承認,在軍事上面,他並不如也先自信。

說起來也先上位還在朱祁鎮之後。但是也先卻不能說是少年君主了。也先出生於永樂五年,而今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跟隨父親脫歡征戰各方就不說了。單單是他上位之後,合縱連橫之余,也不乏領兵出戰。

所以,就也先來說,他的前半生是跟隨父親征戰,與阿魯台打,與大明打,與阿察台打。一路打過來的老將,他並不擔心與大明交戰。

甚至戰爭對他來說,是最熟悉的解決方案。

但是朱祁鎮卻不一樣了。

即便是朱祁鎮兩世為人,但不過前世還是今生,都是生活在一個相對和平的年代之中。其實縱然朱祁鎮可以舉出一個個不利於開戰的原因。

但是更多時候,這種決策更考驗一個人的信念與意志力。

縱然大明正專注於內政,但是並不意味著大明軍隊真不能打。

以張輔為首靖難老將,以孟瑛為首,朱祁鎮親手提拔的正統新貴,大明三百多個衛所,即便爛也不可能一下子爛完。正要打,拉出幾十萬大軍,未必不能。瓦刺實力雄厚,但是北京包圍戰之中,面對於謙重新組織的十萬京軍,也不過爾爾。

真要下定決心,瓦刺他會與朝廷死磕嗎?

但是朱祁鎮想來想去,最後在禮部的折子上用毛筆蘸了朱砂,正楷寫道:“知道了。”

這三個字,刺目的紅,讓朱祁鎮感覺整個心被刺痛了。

朱祁鎮對身邊的太監說道:“宣,英國公,成國公,保定侯,豐城侯,在武英殿議事。”

面對朱祁鎮緊急召見。

兩公兩侯有些不知所措。

當然英國公與保定侯與朱祁鎮接觸的時間比較長,對朱祁鎮還是很了解的,心中還是有底的。

成國公見英國公鎮定,他也鎮定下來。唯有豐城侯有些擔心。

豐城侯李賢也是靖難功臣的第二代。

他的父親乃是豐城侯李彬,永樂二十年病死交趾之後襲爵。跟隨太宗,宣宗打過仗。說起來,宣宗對他還是比較信任的。

否則他也不會坐鎮南京這麽多年。

但是這也是他擔心的問題所在,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今已經不是宣宗朝了,連太皇太後的親信也從朝廷之中退下來了。他被魏國公從南京替代回京,他前腳回京,後腳就有兩淮大案,牽連一個尚書,一個伯爵,至於大明六個鹽運司幾乎有一個是一個,都脫不了關系,牽連進去的官員不下百余人。再加上犯私鹽論死的。

這一場大案,最少有一千多人,都排在秋後等待問斬。

李賢心中自然滿懷忐忑,擔心陛下是不是對他有意見,甚至懷疑他與這大案有關系。畢竟在大案之前,先換了他。這個舉動太值得人玩味了。

所以李賢心中滿懷忐忑。雖然竭力鎮定下來。但是額頭還有一絲絲汗水流下來。

不知道是天氣太熱,還是心中不能靜下來。

“陛下駕到。”一個太監扯著喉嚨喊道。

這聲音還沒有落,朱祁鎮就大步流星一般走了進來,四人紛紛見禮,朱祁鎮一揮手說道:“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