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2/2頁)

並非單單是三角澱這裏。在山東好些湖泊都是這樣的。

這就是保河濟運總原則的體現。

為什麽不直接通過湖泊,首先都是湖泊,未必是適合的航道,別的不說,就三角澱,一到雨季一片汪洋,一道旱季,就變成了一片爛泥地了。

這樣的湖泊,如何通行漕船。

其次,就是靠著湖走,就是用湖泊來調節運河水量。

要知道,大運河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體系,其中水流的流向可不是想象之中,從南一路流到北,或者說從北一路流到南。各地水流復雜的很。

而且運河要通過船只,要保證一定的水位,水太多的澇,水太少了不足以浮起漕船。想想就這必須經過人工調節。

但是再怎麽人工調節,都需要用到水。不管是因湖水注入運河之中,將多余的運河水泄洪。

這就是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了。

對武興來說,河北全淹了,也沒有什麽事情。他的任務是按時按量的將漕糧運到京師。

至於對於謙來說,漕運關他什麽事情,他只需為河北百姓負責就行了。

這一次就是如此,運河停航一個月。武興如果搶先彈劾於謙的話,這漕運不利的罪名就要砸他身上了。

所以,他明知道於謙聖眷在渥。但是還是寫了這分彈劾奏折。

不過,朱祁鎮看武興的奏折,卻滿眼看出武興字裏行間委屈兩個字,重點在於為自己脫罪,而不是說於謙如何不是。處處為於謙開脫,卻處處暗示朝廷,自己是識大體的,而於謙是不識大體的。

朱祁鎮當時看到時候,心中就有感覺:“這武興找了一個好師爺,這種明褒實貶,綿裏藏針的文筆,未必是武興所寫。”

不過,武興作為軍中大將,有幾個幕僚也是很正常的。

楊溥說道:“按照舊例,當申斥於謙,讓其恢復運河河道,讓漕糧按時到京。”

朱祁鎮也知道,這是因為漕糧太重要了。重要到了只要斷絕漕糧三個月,北京百姓的口糧都無法維持的地步。

所以,任何事情都要為漕運讓步。

不過楊溥的話,很值得玩味,他強調舊例。就知道朱祁鎮不可能按照這個辦法來的。

朱祁鎮說道:“那如今該怎麽辦?”

楊溥說道:“而今戶部糧倉大多數滿的,雖然還沒有到一千萬石,但是足夠支持北京百姓所用,漕糧遲來一個月,應該沒有大礙。只是這樣的事情,卻是武興與於謙的責任。於謙身為地方官,也有護衛漕糧的責任。不過雙方都是為公事,申斥之後,兩解之,讓他們精誠合作,護衛漕糧上京,不可拖延。”

朱祁鎮心中暗道:“真是好一手活稀泥。只是這不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