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

楊溥聽了心中頓時一動。

自從楊榮去世之後,這是朱祁鎮主動向文臣征詢軍事上的問題。如何不讓楊溥心中有所動。

楊溥心中暗道:“或許,這就是一個契機。”

說實話,如果說楊溥對朱祁鎮在軍事上重用勛臣,有什麽意見,倒也沒有太大的意見,一來朱祁鎮在對孟瑛的任用上證明了自己。

另外就是,雖然有王驥平定西北之亂的曇花一現,但是從大明開國到現在,軍事傳統上就是重用勛貴。

不過,對於權力,任何人都不嫌少。楊溥是不想因為軍隊上的事情,引起朱祁鎮的反感,與朱祁鎮起沖突,但並不是說,楊溥就不想在軍事上有所作為了。

要知道,從楊士奇在正統元年派出禦史清查衛所之後,一直到現在,清軍禦史從來沒有斷過。

兵部那邊在面對五軍都督府失去了對軍官襲職的獨立考核權之後,而戰略決策上,似乎也沒有兵部什麽事情了。

他們就一心將心思放在清軍之上。

即便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種連續不斷清軍,對清軍禦史報上來的事情,只要證據確鑿,從來沒有不批準的。每年都有好幾個軍官,因為貪汙,侵占屯田,等等罪名,丟了官職,甚至有人還吃了午門一刀。

倒是讓軍中風氣有所好轉。

當然了,根深蒂固,從娘胎之中帶出的毛病,並不是派人去視察監督,就能改過來的,但是即便是一陣風,也比不刮風好。

楊溥還是試探說道:“陛下,此事當問英國公,保定侯。”

朱祁鎮說道:“難道先生在邊策上,就沒有可以教朕嗎?”

或許別人沒有感覺到,但是朱祁鎮心目之中瓦刺威脅在一點一點的加大。朱祁鎮心中各種想法都冒出來的。

對張輔,朱勇這一批人。朱祁鎮是有信心的。但是萬一,凡是就怕想萬一。

朱祁鎮此刻懷念起楊榮了。

宣宗皇帝在的時候,遇見這樣的事情,定然是詢問楊榮。而今楊榮不在了。單單依靠勛貴一方,朱祁鎮不放心。

所以才有今日這一次談話。

楊溥說道:“陛下,想要臣說些什麽?”

朱祁鎮說道:“算算時間,再過十幾天,楊洪就要出關,巡視開平大寧諸地了。先生怎麽看?”

楊溥說道:“勉仁在的時候,就很欣賞楊洪,甚至為楊洪題過字,臣信得過勉仁的眼力,所以楊洪出塞一事,想來並沒有什麽大事,只是陛下有意於邊事,應該先求立於不敗之地。何不派大臣巡視宣大城防。以備後舉。”

朱祁鎮聽了也明白,三楊各有所能,雖然齊名,但畢竟不是可以彼此替代的,楊榮就是楊榮,這樣級別的人才,哪裏那麽容易彌補的。

楊溥所言,不過是老成謀國之言,不能說錯。但也不是什麽建設性意見。

朱祁鎮想著張輔提過的長城決戰計劃,也覺得派人是視察一番長城沿線,也是題中應有之意。京城的軍隊,很多都在朱祁鎮的眼睛下面,錦衣衛的消息也最靈通。

朱祁鎮自信還是有些底氣。

但是宣大號稱都是精兵強將,但是到底是怎麽樣?朱祁鎮未必清楚。派勛貴視察,朱祁鎮用腳趾頭想,效果就不會多好。

朱祁鎮說道:“先生以為派誰去?”

楊溥說道:“兵部尚書車柴,纏綿病榻,已經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兵部尚書之位,陛下也應該早做準備了。臣舉薦兩個人,一個是徐晞,多次從征,坐鎮甘州,莊浪等地,為大軍後備,數有功,而今為南京戶部侍郎,另一個乃是而今兵部侍郎鄺埜。”

朱祁鎮一聽,就明白楊溥心中想推薦的人是誰。

因為如果鄺埜的話,就不用推薦,因為如果兵部尚書出缺的話,也應該是兵部侍郎接任。

朱祁鎮反而問道:“朕多次見鄺埜,卻不知道先生為什麽將他放在後面。”

楊溥說道:“鄺埜乃是尚書之才,但是卻不是陛下所想要的兵部尚書。”

隨即楊溥歷數鄺埜的政績,鄺埜的政績核心就是一個仁,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永樂年間,南京寶鈔貶值,百姓拒收,太宗皇帝令鄺埜是處置,鄺埜去了之後,只是責罰幾年豪紳,就回來了。

太宗問他為什麽不處置那些人?當時拒用寶鈔,就好像而今的拒用人民幣一般,是犯法行為。

但是鄺埜卻說,陛下,天威所致,臣還沒有到南京,百姓就復用寶鈔。

還有同樣的事情,傳言陜西有人造反,太宗命鄺埜去繩之以法,鄺埜到了,安撫百姓,只殺了幾個頭目,就放了所有百姓,對太宗皇帝說,沒有人造反。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說不經聖旨,就開倉放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