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

“好大的雪。”朱祁鎮站在團城之上,眺望無邊的雪景。

這裏就是瀛台之中一個涼亭。

當然了,說是暖亭更好一點。

這個亭子雖然是三年臨湖,漫天的雪景盡收眼底。但是在裏面卻是溫暖如春的,該因下面預埋火磚,只要踩在上面,就有一種熱氣騰騰的感覺。

而支撐涼亭的全部是鐵柱,裏面有熱水傳道,在頭頂上鋪成格子狀,隱藏在雕梁畫柱之中。

雖然上下熱氣蒸騰,還抵不過這漫天的寒氣,但是只有稍稍加上幾件衣服,就感覺不到冷了。

甚至還微微見汗。

這就是朱祁鎮當初推進煤球爐的影響。

上有所好,下必從之。

朱祁鎮僅僅是一個思路,就被大內工匠修建成這個樣子,而這個觀雪亭,乃是王振數年之前,就修好的。

只是一連數年五雪,即便是有雪,也是星星點點。不足以一觀。

唯獨正統八年冬,終於來了一場大雪。

對朱祁鎮來說,這一場雪,是近三個月以來,朱祁鎮得到的最好的喜訊。雖然不知道連綿的春旱是否能夠結束,但是只要有這一場雪在,明年河北各地的冬小麥的收成,就是值得期待的。

“陛下,徐大人來了。”張環小心翼翼地說道。

朱祁鎮說道:“請他來吧。”

張環答應一聲,一個身穿紅色官服的老臣,沿著長長的二十四橋走了過來,大雪降在湖中,也降在橋上,唯有橋中間一道是被清理過的,而橋梁兩側都已經堆砌起巴掌厚的積雪,即便是清掃過的地方,也落下一層層薄雪。

來的人,就是楊溥推薦的兵部尚書徐晞。

在今年年初,兵部尚書柴車的身子骨再也堅持不下去了,病死任上。朱祁鎮厚葬之余,朝廷上為了兵部尚書這個位置,開始彼此爭奪。

但是朱祁鎮卻沉默不語,不管下面報上來是誰,朱祁鎮統統不答應。

以至於兵部尚書空懸了半年。鄺埜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暫代兵部尚書。所有人都以為這個位置就是鄺埜的時候,只有楊溥知道,這個位置朱祁鎮為徐晞留著。

朱祁鎮之前對徐晞與鄺埜兩人並沒有特別的傾向,為什麽而今如此肯定徐晞,而否定鄺埜,乃是徐晞做了一件讓朱祁鎮想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在正統六年的時候,朱祁鎮隨口說讓徐晞巡視九邊防務。只是朱祁鎮沒有想到,徐晞完成這一件事情,用了整整兩年時間。

從鴨綠江畔。一路走到了嘉峪關為止,整整用了兩年的時間,對各地進行一個非常詳細的考察。

要知道後世統計明長城有六千三百多公裏,也就是一萬兩千多裏。徐晞白日騎馬而行,晚上對燈寫奏疏。一封封的發給朝廷。

朱祁鎮剛剛開始還不在意,但是後來,卻不得不承認,人要是認真起來,是非常可怕的。

徐晞這兩年寫的奏疏合起來有十幾萬字,編在一起,就是一本完整的《大明邊鎮考》。

朱祁鎮甚至讓錦衣衛考證了徐晞奏疏之中的一些細節,不得不承認,徐晞沒有虛言。這讓朱祁鎮對徐晞更加看重。

所以,寧可等徐晞從甘肅回來當兵部尚書。

而朱祁鎮對徐晞這個兵部尚書也有不一樣的期待。

徐晞走進暖亭之後,看了一眼朱祁鎮,立即行禮說道:“臣兵部侍郎徐晞見過陛下。”他心中暗道:“陛下長大了。”

的確,而今的朱祁鎮已經是長子朱見濬的父親了。嘴巴上的絨毛也變黑了,但還沒有變硬,但是朱祁鎮卻也留了起來。所以,徐晞當今來京師的時候,朱祁鎮見過一面,當時見面的時候,還沒有這一道胡須。

而今徐晞看上去,第一眼就能看見,朱祁鎮唇上淺淺的胡須。自然覺得朱祁鎮長大了不少。再加上朱祁鎮的氣質本來就偏成熟。

而今很少有大臣再以幼君來評價朱祁鎮了。

而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浚這個名字,卻是朱祁鎮細細思量過的,他知道歷史的明憲宗叫做朱見深,所以朱祁鎮明顯的避開了這個名字。

再加上朱元璋定下輩分,朱祁鎮的考慮余地很少,他這個兒子一定要叫朱見某,而且第三個字,要有三點水。

朱祁鎮想來想去,就想到了浚字。因為朱祁鎮覺得他到現在拿得出手最大的功績,就是河北治水工程。

浚字,有兩音,做疏浚的浚時候,不就是指他在河北做的事情,而且長子很多時候是要做太子的,要人避諱。所以專門選了一個浚的別體字,也就是濬了。

朱祁鎮說道:“徐卿見老了。坐。”

的確,徐晞也比當初老很多了。

徐晞是永樂初年入仕的,而今已經六十有余了,這萬裏跋涉,雖然有地方官府接待,邊軍護送,但是對徐晞的身體,也是有很大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