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2/2頁)

因為是青壯的原因,除卻火銃之外,其余的火器都沒有帶。要不少朝鮮軍中還有大量的火銃裝備。

這一戰就回到了冷兵器時代了。

而朝鮮軍中最有出息的,也就朝鮮火銃兵了。

最少聽指揮列陣放銃,還是能夠做到的。也是在朝鮮火銃兵的幫助下,這才讓曹義咬著牙堅持下去了。

其實,最讓曹義感謝的是,這一帶的地勢。

不過幾裏寬平地,一邊是高山,一邊是海水。讓蒙古人迂回進攻,根本發揮不出優勢來。

只能針尖對麥芒的硬懟。

而且曹義最擔心的是兵員問題,兩萬遼東兵傷亡慘重,而朝鮮士卒傷亡也不輕,李瑈還算是有幾分將才,他連續斬殺了不少逃兵,懸首轅門之上,這才穩住了局面。

只是朝鮮士卒終究不可靠。

而遼東士卒用度也崩得很緊,從那個地方調用都不合適。曹義一直擔心最後會崩潰。還好是也先先撤退。

再打上幾天,曹義也不得不想辦法退兵了。在確認也先退出延邊地區這一點,回到了門圖江以北的時候。

曹義也就不管朱祁鎮的命令,決定撤軍,想將剩下的一萬多人,以及數千具屍體,帶回遼東再多。

遼東鎮這一次是傷了元氣,幾乎是數年之內,不可能恢復元氣了。現在遼東鎮要做的是舔傷口了。

其他事情都要放一放。

如此一戰,也先方面與大明都淡化處理了。

也先方面不願意承認自己打了一場烏龍仗,而就曹義來說,被動挨打,也不好說。而且這一戰很難定義為勝仗。

因為也先完成了他所有戰略目的。

而遼東鎮從來是步步被動,被人牽著鼻子走。

朱祁鎮面對國內長江一線的災情,也沒有想與瓦刺撕破臉的想法。這一次瓦刺雖然打這兀良哈的旗幟,但是誰都知道。

瓦刺與大明其實真正交上手了。

這是忽蘭忽失溫之戰後的第一次。這一件事情要是被禦史知道了,定然要斷絕與瓦刺的關系,並要求懲戒瓦刺。

但問題是,下面的人可以喊高調,來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朱祁鎮卻不能。這一件事情就冷處理了。

唯獨朝鮮一方,卻大加宣揚。號稱丙寅之役。如果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朝鮮與兀良哈打了一仗。

根本沒有瓦刺與大明什麽事情。

而這一件事情,也讓朝鮮王次子李瑈一下子建立起軍事威信。在朝鮮國內,都知道是世子秉政,大君秉武的局面。

而這個局面為朝鮮的未來埋下了無窮的後患。

甚至在幾年之後,朱祁鎮想這一戰的時候,怎麽想想都覺得非常值得。

海西之戰打到這個時候,雙方都失去了進攻能力,陷入爛仗之中。如果是一盤棋,而今進入殘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