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戰後(第2/2頁)

朱祁鎮雖然這樣說。

但是心中一直在想怎麽解決東北巨大的人口缺口。

在朱祁鎮的幹預之下,凡是犯罪流放,流放地只有一處,就是遼東。

這已經是朱祁鎮在內閣框架之內,所能做到的極限了。

朱祁鎮曾經想將各地流民遷到遼東。

但是他與內閣討論了很久,最終是放棄了。

原因很多,一來,河北沒有流民。

畢竟河北水利工程完成之後,於謙也沒有閑著。當時趕工有些太緊張,於謙一直在修繕這些水利工程。

而且這水利工程,開辟了大量的水澆地。

如此一來,河北的人丁就不夠了。

所以這些人年來,河北在冊人口數量一直在增加,北方數省的流民都知道,要逃荒、去河北。

不管是給人做佃戶也好,還是在工地上做工也好。

甚至運氣好的,趕上於謙為流民分田,還能得到幾畝田地。

所以,河北的人口數量一直在增加。於謙的匯報之中,他認為數年之內,河北清丈結束了,河北人口可以達到一百萬戶左右。

洪武末編戶三十三萬四千戶,而今幾十年過去了,編戶一百萬戶,這固然有一部分是人口繁衍增長,更多的卻是流民的湧入。

北方之流民比起苦寒之地東北,他們更喜歡去河北,而南方流民少了許多,即便是有一些,他們比北方流民更怕去東北。

這是從百姓心理來說。

如果不考慮這些,就要考慮地方官的心思。

對每一個地方官來說,不管是清官還是貪官,他們都不希望讓朝廷認為,自己這裏有很多流民。

對於有能力的官員,他們都在效仿於謙,想辦法將流民落戶,增加當地戶口,還提升自己的政績。

對於沒有能力的官員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不想上報流民數量了。

讓地方強制執行,恐怕會出現,當地百姓被當成流民打包送走。

這是極大的傷害民心的事情。

朱祁鎮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放棄了。

但是僅僅靠人口的自然增長,那不知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朱祁鎮的計劃。

難不成要他與兒子父子相承?

朱祁鎮想想就感到頭疼。

朱祁鎮接見過英國公之後,有些頭疼的問身邊的範弘說道:“下一個該見誰了。”

範弘說道:“閩西伯郭登。”

雖然鄧茂七滑不溜秋的,最後還是死在郭登的手中,葉留宗鄧茂七前後做亂,福建亂了一年多,終於平定下來了。

朱祁鎮也給郭登封爵了。

依舊是流爵,畢竟在大明軍功體系之中,這些叛軍的首級根本不值錢。郭登能有一個流爵也已經不錯了。

因為郭登建功立業的地方在閩西,就封了一個閩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