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武學新三甲

孟瑛在,以孟瑛為首的這個派系就在,孟瑛不在了,這個政治派系還會在嗎?

就好像是楊士奇一般,楊士奇在,楊士奇為首的政治派系就在,乃是當時朝廷的主流,滿朝文臣大抵與楊士奇有這樣那樣的關系。

而楊士奇去職,楊士奇派系人馬,一部分由曹鼐掌管,一部分被王直接納,一部分被楊溥收編,一部分稱為於謙的麾下。

四分五裂,蕩然無存。

其實,朱祁鎮也未必覺得孟瑛的能力一定在成國公朱勇之上,不管是絕對成國公朱勇是既得利益集團的人,不可能深入改革。而孟瑛在這上面卻毫無問題,在宣德十年之前,孟瑛幾乎一五所有。顛沛流離。

他雖然是靖難二代出身,但是因為牽連到了漢王,早就與成國公英國公的關系斷得幹幹凈凈了。

有一天,朱祁鎮讓孟瑛對靖難集團開刀的話,孟瑛決計不會有猶豫的。

這一點,甚至比孟瑛能力是否勝過成國公朱勇更加重要。

“好。”下面傳來震天的吼叫之聲,朱祁鎮回過神來,放眼看過去,卻見下面勝負已分。

說實話,下面比試並不是很好看。

戰場之上招式非常簡練,根本沒有什麽觀賞性,一刀一槍都取人性命而已,即便比試的人去了槍尖,點了石灰,但是不帶槍頭的木杆,在高速奔馳之下,還是能打死人的。

所以這些武學學員,打起來難免縮手縮腳。

朱祁鎮畢竟從小練習弓馬騎射,也是能看得出來門道。但是怎麽樣?總不能真讓下面分勝負判生死吧。

只能當做不知道,心中卻將這種肉搏奪勝負的辦法打入另冊。

但是,正如高考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高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有什麽比高考更公平的辦法嗎?

對於大明低級軍官來說,聽懂旗鼓,懂的簡單布陣,然後就要看個人的戰鬥力了。對於如果培養更高級別的軍官,朱祁鎮還是摸不清頭腦。

任何一個知識體系的建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再沒有找到更高明的辦法之前,武學前三甲都是由決鬥產出的。

劉永誠給朱祁鎮介紹道:“這三個人,分別是魏國公徐承宗,海西衛的金董山,成國公世子朱儀。”

朱祁鎮說道:“朱儀果然不出朕望。”

朱儀參加這一次考核,是朱祁鎮臨時加進去的。朱祁鎮也明白,朱儀名次或許是有一些水分的。

畢竟朱祁鎮臨時讓朱儀下場,如果下面人不安排一個好一點的名次,就有一點太不懂事了。

但是好名次,卻未必是前三甲。

與武學第一屆相比,他們這些人差了不少。人數也少了不少,之前有數千人,而今參與比試的,不足千人。

想想就知道,大明軍官雖然不多,但是一部分衛所軍官,山高路遠,不願意來北京,一部分被淘汰了,或者已經襲職了。剩下就不多了。

不過,武學規模並沒有縮小多少,因為武學已經分班了,分上舍,中舍,下舍。學子剛剛進入武學,都在下舍,考核過關之後,就進入中舍,再考入上舍。

至於上舍在禦前考核之中,過關了就可以到兵部,五軍都督府敘職。如果不過關,只能留在上舍繼續考了。

而朱儀作為成國公世子,乃是朱勇希望所寄,從小受到了教育,絕對比武學之中嚴格多了。他有這一分本事,倒不是多奇怪。

至於魏國公府徐承宗,朱祁鎮不得不承認現任魏國公徐顯宗為自己的弟弟考慮的深遠。

魏國公徐顯宗在平定葉留宗,鄧茂七之亂的事情,雖然沒有什麽出色的表現,但是了解了軍中事務,更是知道了,皇帝對武學的看重,武學學子遍布各地,特別是楊信在這一戰之中表現的很好,而今在福建已經是指揮同知了。

想來不數年後,擔任指揮使也在情理之中了。

魏國公徐顯宗身體不好,又無子嗣,魏國公的爵位就落在他這個弟弟頭上了。魏國公徐顯宗打仗不行,他自然希望自己弟弟有幾分領兵打仗的本事,即便沒有這個本事,也要結交軍中人脈,他日再有平亂的時候,也不至於進退失措,舉止由人。

不過,徐顯宗考試成績,朱祁鎮覺得水分更比成國公朱儀還要大。只是念在徐顯宗已經兵入膏肓,中山王又對朝廷有開拓之功。

朱祁鎮也就不深究了。

甚至武學派系之中有這些二世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將來的魏國公有雙重身份。或許朱祁鎮想推行改革的時候,就能減少阻力了。

所以,前三甲三人之中,朱祁鎮唯一看中的大抵就是金董山了。

只是朱祁鎮並不知道,金董山的金,漢字寫做金,用女真文字,就是愛新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