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

這一切議定之後,朱祁鎮說道:“英國公帶上朕的侍衛去請成國公。臣要登壇拜將。”

朱祁鎮很明白,戰爭對於他來說,到了這裏。他可以做的已經不多了。

對於前線的幹涉,自然是越少越好。

他剩下的不過是等消息而已。

他不管是信任不信任成國公朱勇,此刻都能表現出,君臣一體,上下一心,不能給外面人過多的揣測。

要怎麽辦,才能讓成國公沒有雜念指揮這一戰?

朱祁鎮決定用最隆重的禮儀,來對待成國公朱勇。

所以,先是英國公帶著皇家禮儀來成國公府迎成國公。

成國公頓時大吃一驚。

雖然這一次會議,成國公缺席了,但是成國公對這一次會議的情況是心裏有數的,正如張輔所言,在大戰之前,各種消息,或許紛紛擾擾的。

但是真正大戰的時候,戰略選擇其實並不是太多的。

再加上成國公向來與英國公通氣。對這一場會議的結果,自然是有所預測的。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皇帝竟然以如此隆重的禮儀來迎接自己。甚至連他的兄長英國公張輔,似乎都變成了他的前導官。

成國公朱勇一輩子都被張輔壓了一頭,如果說朱勇沒有與張輔爭勝的想法,那是假的。只是成國公朱勇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而已。

此刻他心中卻有一種快意的感覺。

張輔與朱勇坐在馬車之上,張輔長話短說,將會議上的內容,全部告訴成國公朱勇了,最好說道:“大明舉國之兵,泰半在你手中,你也是打了一輩子仗了,該怎麽打,我就不交代你了。”

“我就給你說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窮寇勿追。”

“雖然我在陛下面前說將瓦刺全軍留下來,不過激勵陛下而已,瓦刺多為騎兵,即便在大同城下大敗,或許能俘獲數萬雜胡,但是瓦刺精銳人馬,卻是不可能留下來的。你最好在大同城下,對瓦刺殺傷多一些,等瓦刺退出邊塞之後,就不要追擊了。”

“不要忘記淇國公前車之鑒。”

成國公朱勇心中有些不服氣。

怎麽說,而今兵強馬壯,雖然比太宗年間差一點,多達十幾萬騎兵,又沒有遠征之苦,就在邊墻左近,還打不得嗎?

成國公口中卻說道:“明白了,張兄。”

很多時候,人不能準確的自我評價,張輔之所以如此說成國公,其實在他看來,出塞做戰,看似簡單,但實際上並不簡單。

太宗皇帝為什麽北伐?固然是太宗皇帝尚武,更重要的是,太宗皇帝顧諸將無可任者,將星雲集的靖難勛貴之中,沒有一個能讓太宗皇帝完全放心的。

而成國公朱勇而今的能力,放在永樂年間,靖難勛貴之中,與當初他們的叔叔伯伯相比,成國公朱勇能排上第一嗎?

所以,張輔特別提出淇國公丘福,不要看太宗皇帝北伐,次次得勝,北虜望風而逃,不要只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打。

張輔說道:“打過這一戰,我就向陛下請辭,從內閣之中退出來,你回來之後,將向陛下辭去五軍都督府,以及內外一切職務,進入內閣接替我的位置吧。”

成國公皺眉說道:“張兄,這——”

成國公朱勇與張輔不一樣,張輔雖然是武將,卻是一個儒家,否則也不會養出一個文武雙全的兒子。

而朱勇更多是武勇,雖然並不是目不識丁,但也不耐煩案牘勞形。對於在內閣,他更希望帶兵打仗。

要知道,其實張輔列位內閣一開始,並不是重用張輔。

在宣宗時,內閣的權力雖然大,但還不是現在這麽大,那時候的內閣不過是禦前以備咨詢而已。

宣宗皇帝當時,其實就是以此卸了張輔的兵權。

對於成國公來說,這樣的滋味並不是多好受的。

張輔語重心長地說道:“老弟,當今畢竟不是太宗皇帝,你統率大明大半人馬,又有大勝,京營大半都成為你的舊部了。你已經是國公了,你讓陛下怎麽放心?”

“你我都老了,我七十了,你也六十多了,還有幾年好活,難道你還想領兵打仗一輩子嗎?”

“趁著這一件事情退下來,給子弟鋪路,豈不會大好。”

“而且如今的內閣,不比當初了,真正的掌握天下機要就是內閣。你列為其中,真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大權在握,只是離了軍中而已。”

“對於我們這種,這個結局已經不錯了。”

成國公朱勇想了想,心中暗道:“這就是我最後一仗了。”

這道理,成國公都懂。

無非是功高震主,即急流勇退而已。

畢竟現在大明體制健全,即便是成國公是靖難勛貴集團的首領,但是成國公想依靠這些人上位,是想都不要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