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財政壓力(第2/2頁)

周忱是理財能臣,但是他並不是提款機。

周忱已經很努力的在現在的財政基礎之上,努力榨出油水出來。但是明軍開支的增長速度,是一個讓周忱絕望的數字。

朱祁鎮與周忱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不管怎麽樣,都不能加稅。

朱祁鎮是因為明朝因為加稅而亡,所以他印象深刻,所以,竭力避免。寧可從其他辦法,撈錢也不能加稅。

至於周忱對底層百姓更加了解,他更清楚,有些稅負不寫在朝廷稅書之中,但是他卻是存在的,這就是所謂的苛捐雜稅。

總體來說,大明這幾年朱祁鎮繼承太皇太後休養生息的政策之下,有所作為,但是本質上很多事情都是在擾民。

所以,底層百姓的負擔已經很重了,一遇災年,又是流民遍地,而福建,江西,動則匪患,其實不就是這兩個地方,在元末受到的打擊不大,所以人口密度最大。人口多了土地兼並也是最維持激烈。

這樣的情況下,任何加稅,有些地方是能夠承受的,有些地方是不能夠承受的。會打破地方的平衡。

而且官吏層層伸手,朝廷收上一兩,下面官員能貪三百文。這還是比較清廉的,在清代官府收一兩,加耗最少在五錢以上,甚至有的地方,加耗比正稅還多。加耗自然是被各地官員給平分了。

所以周忱推行的很多財政改革,都沒有在田稅上下刀,是田稅沒有提升的潛力嗎?不,田稅乃是漢人王朝幾千年的正稅,如果清理一遍,收入決計不僅僅是二千三百萬石糧食,翻一倍都未必不能。

只是這裏面的水太深了。連整頓鹽稅,都要先殺個人頭滾滾,如果要整頓田稅,又是一個怎麽樣的模樣?

所以,周忱數次勸諫過朱祁鎮,在田稅之上,不要輕易改動祖宗成法。

只是,而今如此大的財政缺口,朱祁鎮實在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他只能召見周忱商議這一件事情。

周忱本來花白的頭發,此刻已經全白了,眼窩深陷進去,這一段時間主持內閣事務,又要兼顧大軍後勤,與黃河大工,已經各地汛期的問題,周忱已經相當勞累了。

朱祁鎮與周忱寒暄了幾句,說了說黃河大工的用度,周忱即便上將這個窟窿都堵上了。至於軍費軍糧等等更不在話下。

只是這一切等朱祁鎮拿出錦衣衛密報的時候,周忱頓時憤怒了,他不顧軍情失態,厲聲怒喝道:“朱勇該死。”

朱祁鎮說道:“先生息怒,先生息怒?”

周忱說道:“成國公身受數代君王賞識,卻將大軍精銳鐵騎,全部葬送了,如此罪人如何不該死,臣請按照丘福之例,處置成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