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遼東烽煙

肇州城。

這是瓦刺對奴兒幹都司統治中心。

這一座城池本來就是元代廢棄的城池,但是在也先東進之後,成為瓦刺的重鎮。

當然了,所謂之重鎮,與大明的重鎮不一樣,雖然也有人留守,但是就是效忠也先的女真部落,人數並不多,戰力也不是太出眾的。

但是,他們代表了也先。

也先每次來到東北,這裏就是他進駐的地方。

每到那個時候,整個東北的部落首領都要在這裏朝見也先。

今日也是一樣的。

不管願意不願意,不管這些部落私下裏與大明是怎麽拍胸脯效忠的,但是這個時候,他們是不敢不來的。

如果不來,面對瓦刺大兵,朝廷能替他們擋著啊?

抱歉,木蘭河衛可謂忠心耿耿,但是而今,還有什麽在?整個部落,死的死,為奴的為奴,當日強勢之極的部落,而今煙消雲散了。

當然了,也先也發現,長白山以東,小興安嶺以東的部落,來的都很少。

這也是因為大明在海西的經營,一直蒸蒸日上。海西經濟已經將這些地方給覆蓋了。

之前這些部落朝貢都是走長白山以西的平原地帶,順著黑龍江逆流而上,到松花江,再往南一點,就是三萬衛了。

而今多走海西,從陸路到撫順,或者從海路直接到天津。

這裏的人身皮毛,等等特產,也都通過這一條路線,匯入中原,而海西糧食生產,一直在擴大之中。

這種情況之下,長白山以東,小興安嶺以東的正部落,都知道該怎麽選了。

也先並沒有太在意。

畢竟,長白山以東的部落,其實已經與海西的轄地,犬牙參差了。恐怕十幾年之後,這些部落都會歸化為大明百姓,至於小興安嶺以東,這些地方都要到廟街了,有一點太遠了,不值得進攻。

也先也不廢話,召集各部落來說。直接忽略了之間種種不愉快,似乎當初為脫脫不花搖旗呐喊的部落根本不存在一樣。

也先說道:“遼東兵馬,最少有四五萬抽調到了朝鮮,而海西兵馬,也有一兩萬抽調到了朝鮮,而今海西與遼東都很空虛。”

“正是,我等從中漁利的大好時機。”

“諸位這幾年過得都不好吧。”

這一句問的,所有人心中都犯苦水。

其實九邊和平的維系,對大明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對蒙古就不是一件好事嗎?其實也是一件好事。

草原各部的生產經濟結構,讓他們無法離開大明經濟。而今朱祁鎮嚴苛的處置九邊走私。雖然還有一些手眼通天,或者膽大包天之人,偷偷潛越九邊。

但是這價錢,一下子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其實在正統十四年之前,大明與草原不僅僅是官府的朝貢貿易,對於民間的貿易,查得也不是多嚴苛的。

所以雙方的經濟聯系是相當的緊密的。

這種緊密,讓他們這些人生活質量維系的不錯,從洪熙之後,到正統十四年,二十多年的時間滋潤日子,他們都忘記了,艱苦的日子是怎麽過的了。

而今一下子嘗到這個滋味。根本堅持不住。

這也是為什麽,這些部落都私下向朝廷輸誠的原因。

他們有些撐不住了。

也先說道:“想要過好日子的機會來了,打破遼東,那是要什麽都有什麽?我知道大家的心思,無非是想回到從前,不光你們想,我也想,只是南朝皇帝,似乎對草原有不切實際的妄想。”

“我們只能打破他的妄想,讓他知道。維持現在的局面,是他最好的選擇,他才會乖乖的開關。”

“不讓他嘗嘗我們的厲害,他是不會悔改的。”

這一番話,說到了這些部落首領心中。

其實他們都不願意讓大明深入草原。

就拿海西開拓來說,海西鎮的建設,或許對當地女真人是一件好事,很多女真人因為跟隨石亨敢打敢殺,都進入京營服役,又相當一批都成為軍官,就比如金家,根本就呈現出一種新崛起的將門姿態。

比起之前當部落首領強多了。

但是這種開拓,對當地原來的權力結構,也有相當大的沖擊,海西本地之前的部落首領都哪裏去了。

有被剿滅的,建州衛李滿住,有內附的,毛憐衛一家,有死於大明與瓦刺之間的,就是海西之戰中,被石亨坑死的大量部落首領。

總之,幾年之間,原來在當地說一不二的人,都紛紛不見蹤影。剩下的只有海西都司的權威。

所以東北的部落首領,未必願意大明深入。

最好的情況,就是這樣,他們被瓦刺與大明連面拉攏,作為一個平衡雙方的杠杆,左右平衡。

豈不最好。

可以說,他們想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