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漢城之戰

明軍大軍並沒有截斷漢江,但是漢城已經成為一座孤城了。

漢江將漢城東南方向流淌過。

明軍並沒有向這個方向增派人手。按理說朝鮮一方,軍隊依然能夠從這裏經過。但是李瑈卻下令封死城門。

因為朝鮮南部,雖然沒有落在大明手中,但是卻也不是李瑈的了。

以朝鮮之大,能容納李瑈的地方,也只有漢城一隅了。

甚至李瑈千辛萬苦,將五萬人馬拉到漢城之後,就知道,漢城是自己的死地。

但是李瑈依舊不願意放棄,他每日都在漢城城墻上巡城,就好像之前一樣,安撫軍心。

只是而今的軍心,已經不是李瑈頻繁巡視,就安撫與振作的。

“殿下,臣已經準備了數百死士,還在南三道準備了好幾處出海通道,雖然明軍封鎖海面,南邊的叛逆們已經心懷異心。”韓會明說道:“但是臣依舊可以保證,殿下還可以順利出逃海外,以圖再舉。”

李瑈漫步在城墻之上,說道:“你準備怎麽辦?”

韓會明說道:“殿下,為了給殿下準備時間,臣代殿下坐鎮漢城,最少能為殿下支撐一個月時間。”

李瑈苦笑道:“你撐不了一個月時間。”他的眼神之中,好像看見了無數門大炮轟擊漢城城墻。

漢城城墻雖然堅固,但是也承受不住這樣的轟擊。

而今明軍兵臨城下卻不馬上進攻,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等大炮。

鴨綠江之戰後,明軍推進迅速,但是大炮的推進卻不可能那麽迅速,更何況,朝鮮多山不多,道路也不如明朝這邊好。

李瑈估計,等大炮一到,漢城城墻立即成為瓦礫,倒是他即便有數萬人馬,也是崩潰的下場。

人心不在,即便有百萬之眾,也是人盡敵國。

韓會明說道:“殿下,不管幾日,總會給殿下爭取一些時間,再遲就來不及了。”

李瑈說道:“其實在鴨綠江之戰後,我就知道此戰必敗,我千辛萬苦回到這裏,也不過是想死在漢城而已,我從小在這裏長大,小時候就想將來長大之後,執掌大權,定然會比哥哥強,只是可惜,我卻是朝鮮的亡國之君。”

“但是,不管什麽君,我都是朝鮮之主,既然事已如此,窮途末路,不過一死而已,生為朝鮮國君,死也要死在朝鮮的土地上。”

“殿下——”韓會明說道。

李瑈說道:“即便如你所言,我逃出朝鮮,但是大明之大,我哪裏什麽復國的機會,與其苟且偷生,生不如死,不如死在今朝。世子已經被你安排到了日本,我有一絲血脈在人間,夫復何求?”

“卿不必再勸了,倒是卿就此離去,尚有一線生機。”

韓會明說道:“如果沒有君上,臣不過草芥之輩,天下何人知我,唯有君上,簡拔於下僚之間,使天下人知我韓會明之名,如此大恩,豈能不報,亡國之君,豈能沒有亡國之臣殉葬。”

此刻漢城的核心,李瑈與韓會明君臣兩人,已經做好赴死的準備了。

而漢城城外,大軍各部也準備好發起最後一擊。

大營之中,曹義坐在正位之上,王越,徐有貞,王英,金凡察,等諸將都坐在兩側。

曹義首先說道:“金凡察。”

金凡察說道:“末將在。”

曹義說道:“海西兵馬缺乏,你回軍吧。”

金凡察聽了,心中有些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雖然破城滅國之功,就在眼前,但是海西受到的威脅,也是實打實的,金凡察也明白,聚集在漢城下大軍,有十幾萬之多,以眾臨寡,他即便是能留下,也沾不了多少滅國之功。

還不如回家。守護好鄉梓。

金凡察說道:“是。”

曹義說道:“之前瓦刺南侵的消息,你們也都知道了,雖然朝廷已經發大兵,動用京營二十萬,馳援遼東。但是你們估計也不放心,而今就是朝鮮最後一戰,這一戰,破城之後,朝鮮再無抵抗之力,遼東軍就可以回援遼東了。”

“所以,不放心家裏的,這一仗就要打漂亮。”

“是。”遼東鎮的將領齊聲說道。

本來發生這樣的情況,曹義應該封鎖消息。但是曹義卻反其道而行之,原因很簡單,征東軍的後勤是從遼東來的,所以大量物資從遼東運過來,雖然而今已經改為海運了,但是這消息已經封鎖不住。

而且曹義作為遼東鎮的老上司,遼東鎮上上下下都是信服曹義。

所以曹義才敢以此激烈士氣。

不過,曹義所言也沒有錯。

徐有貞這一段時間的工作做的不錯,朝鮮南三道官員都在觀望之中。在曹義估計攻陷漢城之後。下面的戰事就不多了。

甚至更多是政治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