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2/2頁)

最後有一支兵馬擋住了石亨的進攻,瓦刺大軍才得以撤如燕然山中。

石亨事後才知道,乃是阿次帖木兒。也就是瓦刺的太子。

當然了石亨所部也筋疲力盡了,只能修整。

在這裏安營紮寨雖然不是石亨定下來的,但是石亨卻下令就地駐紮。

原因很簡單,當時明軍元氣大傷,如果撤退的話,不知道多少傷員會死在途中。再加上一鼓做氣,二而竭,三而衰。

這一天鏖戰,明軍士卒何止是一鼓做氣,簡直是從崩潰的邊緣走了一圈,不僅僅體力嚴重透支,很多人當晚下馬之後,都不能上馬了,渾身上下無處不痛。

更多是心力透支。

在生死之間走了一圈,士氣消耗殆盡,而今他們所有的心力都消磨殆盡,什麽為國為家,都是虛的,他們只想活下來。

而今還有一場大勝的虛氣給撐住。如果撤退的話,很可能自行崩潰。

其實這個時候,不需要多,只需數千精銳夜襲,就足夠讓石亨崩盤。石亨將麾下的體力心力,用到了極致。

不給自己留一點余地。

他也知道,楊洪就在後面。

故而與其撤退,不如等後軍到來更安全一點。

才有而今的局面。

楊洪還是有些擔心,說道:“也先真死了嗎?”

石亨冷笑說道:“絕對死了,如果也先不死,你覺得瓦刺不會會甘心如此?”

石亨的判斷,既對也錯。

也先的生命是走到了盡頭,但是他也低估了這一場戰事對瓦刺的消耗,石亨傷亡慘重,但是最基本的軍隊骨架,也就是指揮組織體系還保全了。

所以即便石亨昏迷了數日,大軍還在這一套體系的指揮之下,但是瓦刺並不一樣。

這一場大戰之中,瓦刺中堅力量,也就是各部落的首領,下面的千夫長,幾乎死了一茬。

要知道瓦刺與明軍不一樣。

明軍將領也損失慘重,但是死一人立即提拔下面的人就行了,武學為明軍提供了大量的底層軍官。

說他們都合適合格,那卻未必,但是總體上來說,比之前的軍官質量要好多,最少不會無人可用。

但是瓦刺用的是成吉思汗那一套,也就是下面每一個將領,從萬夫長到百夫長,都是軍政民政一把抓的。

在上層還有各部落的分歧。

死的將領,卻未必又那麽好替補,有些部落首領的兒子長大了,可以勝任,但是有的人沒有兒子,或者兒子還小。

那該怎麽辦?

所以瓦刺要解決的,不僅僅是瓦刺軍中將領替補的問題,而是相當多部落繼承的問題。

要知道這些問題,在太平的時候都容易出問題,更不要說在劇烈的變動之後,瓦刺貴族階層死傷慘重。

可以說是從馬哈木為阿魯台所殺之後,瓦刺貴族被摧殘最狠的一次。

其中問題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不將這些問題理清,如何能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