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有變

大明撤離安南才幾十年,當初經歷過大明兵鋒的老人還有一些人在,即便最後是安南勝利了,但是他們也不敢輕視大明的兵鋒。

黎宜民如果全面的掌控了安南,在這樣一件事情上,未必不敢與大明朝廷掰掰手腕,但是而今的局面之下,安南內憂外患,黎宜民實在沒有勇氣對大明是說一個:“不”字。

只是黎宜民缺乏勇氣。

有一個人並不缺乏。

這個人就是他的四弟,黎思誠。

在歷史上黎思誠就是將黎宜民扳倒的人。

如果說在歷史上本世紀乃是安南最輝煌的一個世紀,那麽在本世紀下半葉的黎思誠就是前黎朝所有君主之中,僅次於後黎朝太祖黎利的有為君主。

後黎朝也是在他的手中,發展到了極盛。東征西討,四處用兵,並在與占城數百年的戰鬥之中,終於分出勝負。逼著占城遷都,從此一撅不振。

將安南從紅河平原向南大片開拓。

都是在他手中奠定的基礎。

被稱為後黎聖宗皇帝。

只是而今的黎思誠卻不知道這些,他此刻不過是一位十八歲的少年王爺而已,在群臣與宜山王的鬥爭之中,他隔岸觀火。

他並非沒有實力,只是他卻很明白,黎氏王朝在安南不可動搖。

所以,不管最後誰勝誰負,最後都要黎氏來當國王。

如此一來,他就不用著急了。

他在暗中推波助瀾,想將宜山王扳倒,但也是隱藏在暗中而已,畢竟一旦暴露了身份,恐怕宜山王先弄死他。

一旦宜山敗了,他雖然還有一哥哥,但是他卻有把握,群臣回來擁戴他。

其中種種鬼蜮伎倆,人心莫測,此處就不細細說了,反正上下五千年這種陰謀較量,從來不少。

此刻可以自行腦補五萬字。

他就好像一個張網以待的蜘蛛。等待著宜山王這個蟲子,被別動物殺死之後,自動調到他的羅網之中。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會有另外一個獵物跳進這一張大網之中。

那就是大明。

黎思誠覺得這一盤大棋,不敢說十拿九穩,但也八九不離十了,安南決計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早就將安南當成自己的了。

但是此刻大明要在這塊大肉上面分一杯羹,他豈能忍受。

黎思誠立即將親信叫過來如此如此的吩咐一番。

這個親信迅速消失了。

另外一個地點。

數十名大臣正在謀於暗室。忽然外面有一個仆人來了在一個老者耳邊說了什麽,他臉色一肅,說道:“我們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藍山洞主打下江山,就不歸為我們所有了。”

此言一出,在座皆驚。

藍山洞主是誰?就是後黎朝太祖黎利。而藍山洞主就是他的一個尊號,雖然不大了解他們的邏輯,但是後黎列代君主,大抵都喜歡稱呼自己某某洞主。

甚至黎利的本紀,就叫做藍山本紀。

“丁大人,到底出了什麽事情?”一個老者問道。

這兩個人就是這些老臣的兩派裏領袖,一個名叫丁列,一個叫做阮熾。也是僅剩下幾個有威望大臣,其余大臣大多為宜山王所殺。

丁列說道:“剛剛傳來消息,大明使臣已經來冊封黎宜民了。”

“就這事情?”阮熾說道。

說實話,安南對大明從來是陽奉陰違,所以大明的冊封說是一回事,也是一回事,說不是一回事情,也不是一回事。

丁列說道:“如果單單此獠引北寇以自固,也就罷了。他準備獻土內附。”

“什麽獻土內附?”

這四個字,簡直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下子觸及到了他們的逆鱗了。

對於反抗宜山王,他們是有統一的意見的,但是如何反抗,反抗到什麽地步,卻是彼此有分歧的。

畢竟將一個君主掀翻,未必有功,先有其害,下一任君主不僅不會感激他們的舉動,反而會擔心,擔心他們既然能將上一任給掀翻,會不會也背叛我?

所以,這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這也是這麽多大臣,議而未決的原因。

誰都想弄死宜山王,但是誰都不願意出頭。

當然了,隨著宜山王一步步的壓迫,他們總就能達成一致,但是會是什麽時候,卻不知道了。

而今這一句話,一下子將這麽多人給惹急了。

原因很簡單。

雖然後黎朝也有科舉,但是他們統治核心,卻不是儒家士大夫,而是功臣子弟,這些功臣就是什麽功臣。

都是跟隨黎利起兵的功臣,他們祖先的功績自然是將明軍給打跑了。

也就說,獻土內附這四個字,簡直將他們家族賴以立足的根基給打掉了,更不要說,這些家族當初與大明血戰不知道多少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