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2/2頁)

並不是憑祥城池有多麽難守,而是安南大軍被黎思誠叫停了。

黎思誠此刻到了軍中,二話不說就賞賜全軍,激勵將士,臨陣之前,氣可鼓不可泄。一時間安南大軍歡呼之聲,有驚天動地之感。

眾將自然向黎思誠求戰。

黎思誠搖搖頭,說道:“北寇乃大國也,不可力敵,故而如果北寇來救,這一戰就打,如果北寇喪膽,這一戰就不用打了。”

“而且打也不要在這裏打,敵強我弱,當誘敵深入。”

在黎思誠心中,他估計想拖下去。但是在這個時候卻不能說出來。

而且在黎思誠心中卻知道,時間在他們這一邊,因為雨季快要到了,一到雨季,連綿的陰雨根本不利於作戰。

明軍甚至不適應這裏的氣候。

到進入雨季之前,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熬過這一個多月之後,今年這一戰估計就要罷手了,到時候想辦法通過外交手段,結束這一場毫無意義的戰事。

這個理由,黎思誠知道,毛勝也明白。

毛勝此刻也在太平府城之中,坐立不安。一方面他將各地土司人馬,其他各路人馬都聚集在太平府。

另外一方面,他在等。

對,在等北京的命令。

這也是一種自覺,雖然朱祁鎮對廣西說是放權了,這個時候毛勝可以自主決定反攻安南,但是作為在官場上混跡了多少年的老油條。

他自然知道,做了決定就要承擔責任。

所以,他上報欽州黃氏之事後,就在等朝廷的決斷。

當然了,他也不是什麽事情都沒有做,最少他令董興進入欽州七峒,也就是黃氏原來的領地。

但是到了之後,卻發現人去樓空,安南人已經將所有人都帶走了。

這一帶本來就不是什麽好地方,此刻也成為一片無人區了。

劫掠對面的人丁,補充自己的戶口,這也是兩國交戰的正常動作。

如此一來,董興就帶領廣東的軍隊,駐守欽州,負責這一帶的防禦,或者進攻。

不過,這一帶臨海,安南並沒有在這裏打仗的意思,畢竟安南的水師比明軍的水師差了不少。

在這裏開戰,不確定因素不少。

安南當地突入憑祥城下,也就是確定了雙方作戰的地方。那就是憑祥方向?

為什麽?因為憑祥的地理環境。憑祥城南邊不遠之處,有一處天險之地,在洪武年間修建了關卡,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鎮南關。

說起來,這裏才是安南與大明的邊境所在。

只是鎮南關天險自然是險峻的,不過再好的關卡也是要精兵來鎮守的,如果放在這裏數千精銳,縱然有十數萬安南大軍,也不能寸進。

在大軍準備進攻安南的時刻,這裏一度被京營接管,但是很快,決策撤兵之後,就轉給了當地土司,也就是土司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