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2/2頁)

在徐有貞之後,很多小官都學會了揣摩皇帝的意思,畢竟皇帝對安南的敵意,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外人知道了。

他們自然知道該怎麽說。

但是很快,在今年年初,關於安南的話題,被救災的話題所淹沒了。一直到現在。

吳士漣看完之後,有一種沮喪之感。

如果一般人或許看出去其中差距,但是吳士漣乃是安南士林領袖,更是一等一的大學問家,備受後世越南人推崇的歷史學家。

見微知著的本事還是有的。

明報上面各種爭論都有,卻不見皇帝有什麽反應,就看得出來,當今這位陛下,為人寬厚,善於納諫。

而且徐有貞清理刑部積案的事情,吳士漣雖然品出一些別的味道,但是更看出來,這是大明政治清明的表現。

就安南的情況,大貴族子弟所犯的事情,還少嗎?怎麽沒有見過有人翻案,甚至這些案件牽扯不少有後台的人,徐有貞依舊繩之以法。

而更讓吳士漣絕望的事情,乃是賑災。

吳士漣本以為大面積天災,能讓大明焦頭爛額,從而放寬了對安南的處置。讓安南祈求和平的意圖,能夠達成。

但是看到大明朝廷賑災,免除去的錢糧,與發放的賑災款。

這個數目乃是安南朝廷想都不敢想的數字,最少是超過了千萬石之多。

雖然安南的紅河三角洲,乃是一處糧食產地,但是安南朝廷手中的糧食並不是太多的。歷史上在黎聖宗年間就發生過一件這樣的事情。

大明在廣東運糧船有六艘,遭遇了風暴偏離了航線,跑到了安南,然後被安南人給抓住了。

安南朝廷商量來商量去,黎聖宗最後決定扣留這六艘船,並將六艘船上的船夫變成了安南的屯丁。

如此處置這裏不少,但是史書之中卻專門說明了,這六艘船的糧食去處。還解了當時後黎朝軍糧的問題。

且不說六艘船能轉載多少糧食,一般往大的估計,也不過是萬余石而已。

對大明來說,就是九牛一毛,但是在安南就是一筆不可放棄的財富。

兩國的財力物力相比可見一斑。

吳士漣在安南朝廷之中,雖然沒有什麽實權,但也是高官,對安南的內情非常了解,故而他見大明賑災所用的糧食數目,第一個感覺就是不可能,第二個感覺就是絕望。

他強打精神,暗道:“縱然北朝有如此國力,這一場洪水,也會消耗不少,我要速速趕到京師,趁著災情沒有過去,先與大明達成協議。”

至於大明不能完美的將這一次大洪水給賑濟下來,卻是吳士漣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花費如此之多,足夠打一次滅國之戰的糧食,如果不能將災情穩定下來,才是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