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臣於謙(第2/2頁)

因為人與人是不同的。

有人如胡濙,即便八十高領了,已經滿面紅光,鶴發童顏。他已經退下好幾年了,在老家悠哉泉下。

這幾年據說研究醫術,與當地名醫互相切磋,大有進益,九十一歲的人了,依然走路不用人攙扶,思維不亂,言語有序。

更是這一次千秋萬壽宴之中,請的故舊大臣之中,年紀最老的一個。

據說禮部當時定名單的時候,是沒有請胡濙的。無他,胡濙年紀太大了,又是江蘇人,離北京太遠。怕千裏奔波,一下子喜事變成了喪事。

這就不好辦了。

不像乾隆辦千叟宴,不知道多少老人被折騰死了。

卻不想,胡濙親自派兒子來問,為什麽請了別人不請他,是他這個前內閣大學士不夠資格嗎?

只能補上胡濙。

對胡濙來說,他前半生滿江湖的找建文下落,後半生都凝聚在這四九城之中,他故鄉雖然是在江蘇,但是在家鄉待久了,卻想北京了。

而且大明而今如此之盛,他更是想參與其中,即便是死了,見了太宗皇帝,也是有話說的。

而於謙卻不一樣。

於謙從修建河北水利開始,大半心血都在水利上。

這些直接與地方打交道的事情,卻是勞身勞心。於謙更是身體力行,不敢有絲毫怠慢。真以為地方官員胥吏都是清白無辜之人,見了德高望重的於謙,就乖乖的聽話。

自然是於謙用手段鎮住了他們,讓他們驚悚害怕,不敢在工程上做手腳,這才有這麽大的成果。

但是這種大工程,可謂是千頭萬緒。

有時候看似順理成章的事情,其中所消耗的心力,外人又怎麽能知道啊?

從來沒有什麽理所應當。

所以這種疲憊就積累在於謙的身體之上,此刻於謙頭發已經沒有一絲黑發了,整個人看上去衰老了許多。

也許是一路上舟車勞頓,又病了一場,來的京師之後,又是分外疲憊。只是匆匆拜見朱祁鎮。

朱祁鎮見於謙如此,也沒有多說話,只是安排他好好像休息一番,有事情在聖誕節過後再說不遲。

於謙回到自己家中。於謙雖然人一直不在京師,但是在京師是有賜第的。

只是昏昏沉沉睡上一覺,第二天天方亮,左右將將他叫起來。無他,今天是聖誕節,雖然不用上早朝,但是閱兵的時候,他也是要出席的。

於謙不敢怠慢,清理一番,穿上朝服,就在紫禁城外列隊等候。而這裏已經有很多人在等了,錦衣衛幾乎全體出動,將長安街上封賞的嚴密之極。百姓們是斷然不可能靠近承天門城樓的。

在閱兵觀眾席上,只有大臣勛貴百官,與千秋萬壽宴的人員高度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