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

李東陽的奏疏裏面說了什麽事情?

他說了一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縣級財政。

也就是大明賦稅之中留存的部分。

總體上留存的部分,是要支付官員俸祿,還有支付當地學子的秉食的。

而今明代的縣級財政從開國到後來,是處於一個越來越衰弱的情況下的。

而預備倉就是一個標志。

洪武年間,幾乎各縣都有預備倉,因府縣大小,分別儲存幾萬石,到幾千石不等的糧食。而到了明中期,幾乎全部荒廢了。

到了明末朝廷的地方財力根本不足以維持地方的開支。

水利,道路,賑災等開支,都不足以維持,地方官唯一的辦法,就是想辦法去求富戶出錢。

而今雖然還沒有這個地步。

但是已經有苗頭了。

總體上,都是朝廷對地方財政看得太緊了。

一般來說,地方上各項開支,都是有成例的。比如說,一個縣之中,在洪武年間,維護水利花費,取一個平均數,就是這個縣留存之中,在水利上的經費。

這當洪武年間,或者在洪武年間不遠的情況之下,還算可以。

但是在幾十年之後的現代,已經是一紙空文了。

而且賦稅也不是都能征收上去的。

就好像整個宣德年間,宣宗皇帝免去了江南數千萬石的錢糧,而在各地也多多少少都有減免錢糧的事情發生。

而有一個慣例,就是減免賦稅,一般只減免留存,不減免起運。

也就是說,比如寧化縣有些困難戶,或天災,或人禍,實在是征收不上賦稅,縣令就上奏請求減免。

朝廷批復是,減免可以。但是該交上京的錢糧是一分不能少,減免的錢糧要從留存的那一部分之中扣除。

這其實也有一些道理的。

如果不這樣做,下面的官員只會變本加厲的拿朝廷的錢糧做自己的人情。

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幾乎每年的賦稅都是沾血的。

不竭力督促,誰也收不上稅。

但是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底層幾乎沒有獨立的財政權。

縣太爺看似威風凜凜,其實想做什麽事情都不行,畢竟縣裏面沒有錢,想做一些事情,就要向當地富戶討人情。

自然只能勸勸學了。斷斷案,催促一下錢糧,其他的事情什麽都做不了。

至於真有什麽大災大亂,更是連安堵百姓都做不到。

李東陽的奏疏之中,前半段是說弊端,在後半部分,就是再說解決辦法了。

李東陽並沒有說要朝廷多給出留存的比例,想想就知道,除非腦門子被驢踢了,否則不用朱祁鎮否決,戶部,內閣都不會同意的。

畢竟儒家思想之中,有濃厚的大一統思想,只有加強中樞權力,財力的,絕對沒有減少的。

所以李東陽在解決辦法之中,壓根沒有說這方面的事情。

他卻提出一個理清地方財政的辦法。

他提出了易知單。

這個易知單,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就是朝廷征收賦稅的時候,留給百姓的單據。

為了防止胥吏舞弊,欺壓百姓。收上的賦稅清單,都要一式兩分,讓百姓持有一分,辦事的胥吏持一分。

看起來很簡單。

畢竟現代人早已習慣了各種票據。到政府辦事更是這個票據,那個票據的,不知道有多少,甚至煩惱極了。

但是而今這樣做,卻能極大防止胥吏上下其手。

另外一部分,就是朝廷賦稅征收,全部貼在縣衙外面,令百姓周知。

這其中就有幾分政務公開的意圖。

單單是這樣,不過是減輕了胥吏欺瞞百姓的程度,想要改善縣級財政還差了許多。

之後,就是李東陽將留存部分化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常支,這一般都是固定開支,比如官員的俸祿等等,另一部分就是不常支。

這個也有兩部分,一部分乃是奏銷。向上面報賬之後,可以直接從起運賦稅之中留下來,另一方面就是結余了。

因為大明賦稅都是定額,結余的可能並不大,也不會太多的。

說實話,李東陽對縣級財政的梳理,並不算多高明,但是他做的最驚艷的事情,就是大量的引入表格。

甚至他在奏疏之中,還有好幾分表格的樣本,比如給百姓看的,易知單樣本,還有朝廷要帖出的每年賦稅征收額度,具體到每一個人。還有縣衙之中各種表格樣本。

並以寧化縣為例。

李東陽就從混亂的財政之中,贊出幾百石糧食有數十貫銅錢。

除此之外,李東陽還特別提出一件事情,那就是去浮民。

或者說是去流民。

李東陽所在的寧化縣,乃是山溝裏面的一個小縣,但是人口卻不少,所以寧化縣有一個特產,就是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