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就食關中(第2/2頁)

而且這幾年馳道修建並沒有斷過。但是鐵道修建倒是很短,只有遵化到北京,從北京到天津而已。

無他,就是馳道便宜,鐵路太貴了。

而且雖然鐵路載重量上去了,但是並不比馳道快到哪裏去,而且故障頻發。一個不小心就壞在鐵路上了。

這又是一個不方便的地方。

在馳道並非沒有故障。但是一旦有了故障,就能將馬車趕下馳道,不耽擱後面的通行,但是鐵路上卻不行了。

一旦壞了,整個路線都要停。

這種種原因,很長一段時間,馳道與鐵路在大明還是要並列存在的。

王永和在致仕之前完成的徐州到肅州的馳道,還完成了兩京馳道,當然了,這馳道並沒有延伸到長江以南,只是在長江以北作為終點。

如此一來,大明大部分糧食運輸,要麽海運,要麽用馳道運輸。運河雖然沒有廢棄,但是更多是百姓所用。

這也是這幾年運河鈔關表現搶眼的原因。

如此一來,大明糧食運輸,特別是西北糧食運輸,就對這一條馳道形成了依賴。此刻馳道一斷,都忘記了怎麽運輸糧食了。

一時間根本完不成對災區糧食的緊急運輸。

朱祁鎮微微皺眉,正要說話。韓雍立即補充道:“余子俊已經提出一個辦法,就是引百姓南下就食。”

朱祁鎮聽南下就食這一句話,首先想起的,就是無邊無際的流民潮。以及流民潮引發的種種事件。

流民是很可憐的,但是流民也是不可憐的。

在生死線上掙紮的百姓,會喪失所有的理性,為了活下去,不擇手段,為了能吃一口飯,可以突破所有的底線。

對於淒慘到易子而食的流民,早已不將自己的命當命,也不將別人的命當命了。

固然要承認流民的悲憫之處,但也要承認,對於尚可維持的地區,大量流民的出現,就是打破最後秩序的籌碼。

很可能就讓流民滾雪球的變大,很多百姓不是因為天災變成流民,而是人禍。

一半是官府的不作為,另外一半就是這些流民了。

很多時候朝廷賑災,就要封鎖邊境,寧肯讓流民餓死,也不讓他們到處亂跑,就是基於這點考慮。

所以,此刻朱祁鎮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其中的風險。

韓雍對此比朱祁鎮更明白,韓雍說道:“臣看過余子俊的奏疏,其中也有可取,而且甘肅,寧夏,固原,榆林一帶,乃是西北精兵所出之地。臣恐一旦有變,不可收拾。”

“兩項其害取其輕。”

朱祁鎮聽了心中立即明白,雖然而今大明占據了草原,但是就民風來說,九邊從來是精兵所出之地。

這種彪悍的民風不會立即散去的。

朝廷如果封鎖,很可能封鎖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