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拉登巴達

朱祁鎮與王英與太子敲定南征計劃,大軍兩路南征,一路是西路軍,也就是沿著交趾省海岸線一路南下,到馬六甲與動路軍匯合。另外一路卻是從泉州到夷州,路經呂宋,蘇祿,渤泥三國,在馬六甲兩軍匯合之後,然後東進爪哇。攻淡目。

不過,算算時間,真正大軍出動,要到明年也就是正統四十四年十月以後。

這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東南亞季風。

學過地理的都知道,東南亞這個地方,夏季是西南風,冬季是東北風。而且夏季風暴頻發。

這也是為什麽張懋按兵不動,要等一段時間的原因之一。

因為這個世界大軍出動,一來要面對風暴的危險,另外也要面對逆風。

雖然中國硬帆號稱善使八面風,但是面對逆風還是很難行船的。

如果現在大軍都準備好了,馬上就是入冬了。正好順風,但是既然要大張旗鼓,準備時間就要長,而且要派使臣曉諭南洋各國。也是需要時間。

這一等就要一年。

畢竟,海戰最大的風險是什麽?

不是敵人。

而是老天爺。

如果西班牙無敵艦隊不是在出擊英國的路上遭遇了好幾次風暴,變成疲憊之師,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的。

太子與王英分別南下,到廣州與泉州匯合各部,整頓船只,甚至有一些船只也要新建,好在大明這麽多年開海,造船業早就蔚然成風。

北方的造船中心自然是在天津。而南方的造船中心卻在夷州。

沒錯,就是台灣。

原因很簡單。

夷州有木頭。

福建深山之中是還有大木頭的,但是都是深山之中,容易砍伐的木頭早就被砍下來的。但是夷州卻不一樣。有太多大木頭。

甚至福建百姓到了夷州第一件事情,就是砍伐木頭。否則不可能開荒種田。

於是乎,大量低成本的木頭不僅僅夠夷州本地用,也吸引了不少商人,剛剛開始還有商人將木頭從夷州運到福建造船。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這樣做不劃算。

且不說運輸的問題,但是海關是要收稅的。

雖然,他們並非出海貿易,但也是沒有辦法的。如果因為如果放開口子,大量商人都會說自己去夷州,然後真出了海,鬼才知道他們去了什麽地方。

於是他們就將船匠帶到了夷州。夷州的造船業就此發展起來了。

雖然一時間還不能代替福建沿海的造船業,但是發展還是很明顯的。

而且這一次大軍南下,太子麾下有近二十萬大軍,雖然不會全部調用,但是兩路總兵力恐怕也要在十幾萬之上。

人員的運輸還有糧草輜重都是需要大量的船只。

當然了,如果征調民船並非不夠,不過距離出征的日期還有一年,王英決議造船。只要有大量陰幹的木頭。造船速度並不懷太慢。

而太子到了廣東之後,先是與白昂有一番交涉。

朱祁鎮讓太子總領的四個省份之中,福建方面要支持東路軍,太子不用管,交趾乃是太子的老巢,自然不用說。

廣西是窮地方,能出一些兵丁,而且廣西一些將領當初是參與過安南之戰,雖然過去了好些年,但是戰鬥力還是保持的不錯。

估計能用上一點。

其余的根本派不上用場。真正能幫上大忙的地方,唯有廣東。

廣東乃是這四個省之中最富庶的一個省。可以說南征所有的人力物力估計有五成都要從廣東出。

而且太子很明白。

雖然他可以節制四省,但是他很明白,他能做的僅僅是節制而已。不可能真正掌控,唯有通過白昂來辦。

白昂是一個能臣。畢竟大明總督並不常設,可以說因事而設,事畢而罷。唯有兩廣總督,西域總督這兩個官職,近乎常設了。

廣東距離北京太遠,又要總控南洋。很多事情都需要一個掌總的。

就是兩廣總督。

白昂自然不會與太子硬頂的。雙方商議很是愉快。在很多事情上都達成了一致,隨即幾十名使臣,都紛紛南下,曉諭各國,勒令各國出兵助天朝伐逆。

不過,去各國的使臣還沒有到。

淡目蘇丹拉登巴達已經接到了消息。

他派去的使臣被朱祁鎮拒絕之後,就迅速南下,不顧一切的回到了淡目,將這個消息帶給了淡目蘇丹拉登巴達

前文說過,拉登巴達是一個混血兒,而今正值壯年,如果單單看拉登相貌,忽略他身的白袍,還有頭上卷著的包巾。說他是一個漢人,並不會有是懷疑。

只是疑心這個人皮膚微微黑了一點。換上漢服更是如此。

不過,他身上的穿著確定了自己的身份。

他少年的時候就在舊港廝混了相當一段時間,本來就是虔誠的回回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