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太子的決斷

太子聽張懋這樣說,心中一陣不舍。

這麽多年張懋在太子身邊,太子都已經習慣了。

從在大本堂讀書開始,張懋就是他的左膀右臂。這一次張懋出外將兵,太子心中有些不舍與不安。

只是,他細細想來,也發現他麾下也沒有能代替張懋的人手了。

這其實大明統兵,如果在陸地上獨擋一面的大將,可以一抓一大把,即便是很多不顯山不漏水的將領,但是一看履歷,都是身經百戰的出身。

絕對值得信賴。

在古代,軍隊戰鬥力維持最好的辦法,就是常常打仗,往往就是剛剛打過勝戰的軍隊戰鬥力最強。

之後慢慢下滑。

而今大明就是這樣。

雖然與瓦刺的決戰已經過去了二十年了,但是現在朝廷之中將領都是當初與瓦刺大戰的中低級軍官,這些大將都是有戰爭經驗,大明軍隊的戰鬥力也可以保持,但是也不如剛剛打勝的時候了。

但是海戰之中,就沒有值得信任的人。

太子能選的只有張懋了。

太子想了想,從身邊拿下一柄長劍。說道:“廷勉,這一柄長劍你認識,乃是父皇小時候教我練劍的時候給我的。今日借給您,傳令軍中上下,你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凡是不聽令者,持此劍斬之。”

張懋心中一陣感動,下跪雙手接住,說道:“臣定然不服殿下之托,不管南洋情況如何,臣此去不敢說保全舊港,但是保全南洋衛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事不宜遲。

張懋要趕上最後的季風,幾乎晝夜不停的準備了三日。籌備了二萬水師,五十幾艘大小船只,揚帆起航,並且直接穿越南海,直奔南洋衛而去。

雖然順風順水,但也需要三四日才能到。

且不說,正急速南下的張懋部。

南洋的消息還在大明持續發酵。

太子一方面將這個消息向各方通報,比如泉州王英,更重要的乃是南京。朱祁鎮所在。

王英那邊並不需要什麽通報,因為王英知道這一件事情的時間,僅僅比太子晚一會兒,因為泉州雖然不是大明最大的港口,但是福建人在海面上的關系網,一點也不比朝廷官方的情報網差。

王英幾乎在得到消息的同時,給太子上奏,請求提前出擊。目的不是為了南洋衛,而是為了避免最壞的結果。

什麽結果,朝廷在南洋的根基盡失,必須選擇另外的落腳點。

王英的選擇就是蘇祿。

古代菲律賓,可以分為三個國家,麻逸,呂宋,蘇祿。

古代菲律賓文明的發展比東南亞其他國家稍晚一點。而菲律賓南方要遠比北方發達。蘇祿所在地就是菲律賓南方臨近渤泥。

歷史上還有兩國交戰的記錄

王英之所以如此著急蘇祿,就是因為蘇祿也是信奉回回教的國家。

蘇祿因為是小國的原因,一直是親近朝廷。甚至在太宗年間,蘇祿王根本不想回國,多次請內附。

蘇祿與朝廷之間的關系從來不錯。

但這是之前。

在此之前,王英也沒有想到。濃眉大眼的滿刺加會背叛朝廷。而今王英看誰,都可疑。不管蘇祿發生什麽樣的變化,朝廷都要控制蘇祿,並準備進攻渤泥。

太子自然批準。

他隨即將南洋變化已經自己的決斷,並更改的南洋計劃上書給朱祁鎮。

當朱祁鎮接到詳細的更改過的南洋計劃,已經是正統四十五年春了。

雖然春雪還沒有化盡。但是以及有一絲春意,東風還沒有到,但是北風也沒有多少時間了。

朱祁鎮看到的並不僅僅是太子的奏疏。

雖然滿刺加驚變過去了兩個多月了。但是對大明的影響才剛剛到。

最大的影響,就是中西航道斷絕。

前文說過,而今這個世界最大的市場,就是大明內部市場。但並不說東西方貿易就不重要了,要知道東南亞好幾個國家貿易,就是他們立國之本,就好像滿刺加。

他就是依賴地利優勢,坐享商業貿易。才成為區域強國的。

而通過馬六甲海峽到印度阿拉伯的貨物,依舊是大明最大的對外市場,上上下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吃這一條線上的利益。

而今這一條航線之上,堪稱咽喉的港口滿刺加,也就是馬六甲,拒絕了中國船只。自然會影響相當一部分人。

這種影響正在發酵。

什麽時候真正爆發出來,朱祁鎮還不知道。

不過,朱祁鎮卻知道一定會爆發出來。

說實話,朱祁鎮對這種爆發,還有一些期待。

如果大明能因為利益轉換士林輿論,支持對外征戰,只要開了這個先例,今後大明海上擴張的閥門就會被打開了。

雖然,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結果乃是朱祁鎮的意圖所致,而這個結果深深傷害了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