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京中聞捷報(第2/2頁)

張輔更不用說了,雖然晚年略有瑕疵,但是也是一片老臣之心,絕無二意,更不要年輕時候,南征北戰,威震天下,是大明的定海神針。

英國公世子張忠,雖然英年早逝,但也為朱祁鎮留下了封建策的文章。

這樣家族如果還會造反,那更多的時候是皇帝的問題,如果連這樣的家族都給逼反。這皇帝也坐不穩天下。

所以,威國公王越這番話,卻是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想壓一壓張懋。

世界很多時候都是不公平的。

威國公王越為了進入內閣的資格,南北打了多少戰事。才有了一個國公的頭銜,才能進入內閣之中,成為武臣之首。

但是張懋?

他比威國公王越小十幾歲,卻天然有這個資格。

只要通過一場戰事證明自己。他立刻就有了沖擊內閣的本錢。

張輔給他留下的人脈威望,從來不少。

王越所言的保全,就是壓制。

這也是勛貴之間的矛盾。要知道正統勛貴就是踩著靖難勛貴的頭上上位的。縱然楊,石,郭三將已經不在了。

但是王越看似武學出身,但也是郭登的舊將,說起來就是正統勛貴一脈的。

英國公這三個字,就是靖難勛貴的招牌。

成國公已經靠著持續數年的伊犁圍城戰,重回京師。如果讓英國公張懋在成長起來,正統勛貴的權柄,就掌控不了多長時間了。

而且,張懋與朱儀還是不一樣的。

朱儀年紀大,上次跟隨朱祁鎮南巡之後,就在樞密院掛了一個閑職,在家休養,說起來也就這一兩年的事情了。

天命到了。

但是英國公張懋卻還年輕,與太子同齡,又是太子的左膀右臂。

威國公王越也知道,可以肯定太子登基之日,就是張懋重用之時。但是權力就是這樣,別人多一分,就代表有人少了一分。

雖然明知道是這個趨勢。

王越該下絆子的時候,也絕對不會留情的。

朱祁鎮雖然明白王越的心思,卻也沒有多說一句話。示意王越繼續說下去。

“航海侯王英,南寧侯毛銳,平江伯陳銳。各有其能,雖然不是主將,但也是有功之臣,不過。在封賞他們的時候,當有一個總原則。”

朱祁鎮說道:“什麽原則?”

王越說道:“南不及北,賊不及虜,海不及陸。”

這其實不是王越提出的原則,而是兵部與樞密院一直奉行的潛規則。只是王越此刻明確的對朱祁鎮說了出來而已。

南不及北,就說南方的敵人不如北方的敵人。賊不及虜,就是內部的反賊,不如外部的敵人。

海不及陸,就是海上的敵人不如陸地上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