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施家的未來

可以這樣說,大明分封到南洋的藩王,他們的封地都是有一個特性,第一臨海。第二不過是一小塊平整的土地,其余的地方都是原始森林。

更是人員稀少。

只有他們帶來移民。

在這些藩王看來,這根本就是流放地。

所以,他們想方設法想要得到舊港當封地。

雖然大明藩王沒有多少權力,但是還是有一些影響力的。

他們積極活動,自然是給施家帶來很大的壓力。施南雄只能找楊廷和問策。

楊廷和思來想去,只能勸說施家放棄舊港,以舊港換一些其他利益。

在楊廷和看來,其實這些藩王的影響力與壓力,對施家來說,還是隔靴撓癢之舉,因為只要太子不改變立場,施家不會受到什麽影響的。

畢竟,施家的根子是在皇帝那邊,太子即便是想到這一點,也不會輕舉妄動。

只是,而今施家是沒有問題,但是將來的施家會怎麽樣?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施家的崛起,當今年少的布局,施家說起來是今上的舊臣。太子須給些面子,但是將來怎麽辦?

當今已經六十大壽。

已經這個歲數了,又能有多少年?

當今去後,施家當何去何從?

楊廷和從淩州知府,或者說大明南洋總督的眼光來看,對舊港這一塊土地,有更多安排。

在楊廷和看來,大明在南洋統治還有一些薄弱。

雖然有這麽多藩王陸陸續續的就藩。

似乎大明城池遍布南洋各大島嶼,實際上這種統治很薄弱,這些藩王很長時間都要南洋都司照顧。

環南海大明已經有很好的布置,但是出了南海之後,大明統治是有些薄弱的,淩州固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但是單單一個淩州鎮守南洋,有一點太單薄了一些。

楊廷和是去過舊港的,如果南洋有淩州,舊港兩府,就穩固多了,更重要的是舊港已經有了根基,大明不用投入太多,甚至如果真有一個舊港府的話,還可以抽調舊港的人力物力來建設淩州府。

這是一個很有誘惑力的想法。

楊廷和想明白這一點,就知道,即便現在沒有人動施家,將來定然會有人去動施家的。

這是大明統治思想的本能。

這樣的情況之下,楊廷和建議施家主動向朝廷靠攏。獻舊港。換一些別的東西。

只是施南雄怎麽肯?說起來舊港是施家的基業,已經經歷了四代人了。自己的家業,又怎麽肯平白送人。

楊廷和提出這個解決辦法,讓施南雄以為楊廷和收了那些藩王的好處,與楊廷和斷交,只是這幾年煎熬之下,施家終於支撐不下去了。

施家不得不走這一條路了。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這些藩王的壓力。

另外一方面,卻是舊港的沒落。

淩州城在楊廷和經營之下,可以說步步高升。南洋傳統的港口也受到了影響,本來是南洋第一港口的滿刺加,已經沒落不少,在可以預判的將來,還有繼續沒落下去。

而亞齊在之前的轉口貿易中帶來的短暫興旺,也會漸漸的歸為落寂。

舊港也受到了影響。

舊港之所以在滿刺加的影響力下,保持一定的繁華,卻是因為舊港與漢人之間,解不了的聯系。

漢人都願意來舊港。

只是而今卻不一樣了。

在漢人看來,舊港與淩州並沒有什麽區別。

而且淩州地理位置要比舊港好上不少。

當然了,舊港也是自己的基本面,不會全部被淩州吸納走。

這又要說另外一面了,那就是戰爭對舊港的影響。

長達一年的圍城戰。對舊港,與舊港周圍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摧殘。

這種傷害不是一年兩年可以清除的。

當然了,大明並非沒有對舊港施家補償,只是有些東西是不能補償的。

比如施家的人員損失,這幾年施家花費很多力氣在整理舊港周圍的環境上面,再加上舊港的沒落,給施家帶來了很大的財政包袱,再加上各種藩王的壓力。

施家可以說難上加難。

舊港作為一塊領地,根本不能為施家提供什麽資源,還源源不斷的吞噬著施家手中的資源。

再加上大明在南洋站穩腳跟,施家已經在南洋都司之中漸漸的邊緣化了,這種政治危機,更讓施南雄不得不考慮施家的將來。

所以施南雄才找楊廷和,求見太子。

只是具體,施南雄想要些什麽,楊廷和也不知道。

就在一門之隔的室內。

太子對施南雄提出的條件,很是詫異,輕輕一笑道:“施將軍,你有這樣的想法,不應該來跟孤說,應該去北京,去見父皇,看看父皇怎麽想。孤雖然是太子,但國公卻不是隨便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