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天孫之憂

太子最寵愛的女人不是別人,就是汪氏,縱然汪氏而今也有些色衰愛馳,但是依舊在太子身邊。

似乎太子六宮之主。

太子的正妃,一直在北京,夫妻多年以來,真是見少聚更少。

太子與太孫之間的感情能好了才怪。

甚至太孫一直有一個擔心,即便是太子登基,將來他真有登上皇位的一天嗎?

太孫剛剛就在奏疏之中,看出一個讓他感覺十分刺眼的名字,那就是汪直。

汪直是那個女人的弟弟。

而今汪直已經是一個侯爺了。將來太子登基,非封國公不可,內閣之中那把交椅,汪直一定有機會坐一坐。

這讓他想到了,宣廟廢後之事。

即便太皇太後不同意,宣廟與內閣之中楊榮一個人合謀,就將胡氏給廢了。汪氏有這樣強力的臂助,難道不能廢了他的母親的?

父子是不是一心,不知道。

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母子一體的,畢竟,母憑子貴,子憑母貴。

如果他的母親不是皇後,他將來能不能坐上太子的位置,還是兩可。

而今皇爺爺在,一切都好說。

但是皇爺爺年事已高。

剛剛那一箭,他看的分明無比。

皇爺爺的力道已經不足了,大大不如之前了。

如果一旦山陵崩,他將何以自處?

如何保住自己權位?

這是太孫最大的憂慮。

所以他在北京積極為太子奔走。收攏北京的人心,想辦法將太子在京師的勢力,為他所有。

畢竟太子在京師的勢力距離南洋太遠,太子也無法遙制,而太孫是太子之子,接管也是名正言順的。

這一批人就是將來他是否能成為太子的第一批班底。

除此之外,他還想辦法養望,讓很多大臣都覺得,大明之大幸,乃是有好長孫,有天孫如此,大明今後五十年可以看見了。

當然了,他最清楚,他最根本的依仗是誰?

就是他的皇爺爺。

所以,想辦法在朱祁鎮面前扮演好孫子。

朱祁鎮自然能看得出來,只是他不計較這些。反正一輩子下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他早就不在乎。

正是太孫明白這一點。

他才覺得而今這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有些難以回答了。

朱祁鎮一直表現出來的態度,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反正朱祁鎮是反對將太子召回來的。太孫不能違背朱祁鎮的意思的。

但是他作為太孫,為自己的父親爭取。卻也是孝道所在。

如果他今日說了不想讓太子回來的話,他在外的風評,就是一個很大問題。更不要說,太孫與太子之間,本來就有一些問題。

如果再加上這一件事情,問題只會更大。

但是,朱祁鎮問了,他又不能不回答。

他沉吟片刻,權衡利弊,說道:“皇爺爺,此事本不是我該說話了,不過皇爺爺問了,我又不好不說。”

“孫兒以為,凡是以國事為重,緬甸雖然是一宣慰使,但也是南疆大國,傳承有序,唐為蒲甘,今為緬甸,真古國也。而今滅國列郡,誠有大功有天下。”

“此功,不可不賞,不可不宣告天下。告祭祖宗。”

朱祁鎮點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這裏面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就是支持太子回京。

太孫語氣一轉,說道:“但是凡是以國事為重。對於士卒將領,功不可不速賞之。但是對於主帥,卻要慎重賞賜。”

“大明之滅交趾,數月而定,卻綿延二十余年,失而復得。賴皇爺爺之英明果斷,再收交趾。但此交趾之恨,不得不深思之。”

“緬甸數月而定,何異於當日,緬甸大國古國,又勝於當初之交趾。滅國易,定國難,當如此處置,孫兒實在不明白,但也知道,皇爺爺定有聖斷。”

朱祁鎮聽了,說道:“這話,我在朝廷之上聽多了,你也,你也不老實了。”

這種進亦可,退亦可的話術,朱祁鎮聽了太多了,無非是那種洋洋灑灑說了很多話,但是細細一品,卻什麽也沒有說一樣。

太孫這樣說,無非是誰也不想得罪。

太孫說道:“孫兒見識淺薄,讓皇爺爺見笑了。”

朱祁鎮說道:“好了,我們回去吧,這一件事情也要處置了。”

朱祁鎮回到乾清宮之後,想了一回,對懷恩說道:“懷恩,你準備的怎麽樣了?”

朱祁鎮退意越來越深,心中就越來越有一種想法,就是想離開京師,好好看一下大明的江山社稷。

他這一輩子做的就是推動大明的發展。

但是大明江山的發展,到底到了什麽地步?朱祁鎮也只能在文書之中看到,只能通過別人的文字,或者畫筆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