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宗室人才(第2/2頁)

鄭王一系被封到懷縣,也就是後世河南焦作一帶。畢竟是中原腹地,雖然不能與秦,楚,肅,晉這樣大藩相比,但是用些水晶器物,卻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朱祐檡一說到自己的領域之中,言語之間,有一股意氣風發的感覺。直接將手中一個三棱鏡拿了出來,對這陽光一旋,頓時七彩光芒投在地面之上,頓時引起很多人的驚呼。

朱祐檡說道:“臣的研究成果就是光分七色。”

隨即細細的將來,他如何從望遠鏡開始,對望遠鏡如何能望遠開始研究,不知道拆了多少望遠鏡,又研磨了不少不同形狀的水晶器物,用來研究光線,而光分七色這個小實驗,不過是朱祐檡用來震撼人心的小伎倆。

他真的研究成果是研究出光線折射等理論,並以此理論可以研究更大更遠的望遠鏡。

詳細說完之後,他向朱祁鎮行禮說道:“臣請朝廷撥款,造更大的望遠鏡,以觀天文。”

朱祁鎮看著貝琳說道:“這東西,是他自己研究出來的?”

貝琳說道:“陛下,小王爺的確是天資聰慧,發人之所未能發,臣尚有不及,又怎麽能替人捉刀,特別是這望遠鏡,就不是臣能搞到的。”

朱祁鎮聽了暗暗點頭。

這一點朱祁鎮也承認。

望遠鏡一直是軍國重器,被嚴苛的管控,而今一般士卒,也是很難接觸到望遠鏡的。即便是貝琳也很難拿到,畢竟是兩個系統。即便能拿到,有一兩個還行,如朱祐檡一般,大卸八塊,還成批量的拆。

這種壕氣,即便是貝琳也未必能做到。也未必想得到。

畢竟除非是從小富貴之中泡大,如何能將價值數百金,甚至千金的望遠鏡,玩壞從不心疼。

朱祁鎮說道:“那你對他的意見如何看?”

朱祁鎮不會忘記貝琳的本業,貝琳後半生偏離的自己的人生軌跡,但是他本質上還是一個天文學家。

貝琳嘆息一聲,說道:“臣聽到他這個設想,就覺得可惜。”

朱祁鎮說道:“可惜什麽?”

貝琳說道:“可惜臣已經老了,精力不足了,否則真要用這望天鏡,做出一番事業。自古以來善於做天文器械的大家,數不勝數,各種天文儀器,也都是精妙絕倫之極,各種天文儀器之最,莫過於北宋的水運天象儀。”

“然,已經毀於戰火之中。”

“即便是將水運天象儀拿來與望天鏡相比,也大大不如。”

“不管前輩高人,如何精妙巧思,也不過是以肉眼觀天,但是人力有時窮,臣年輕時候,目力極佳,能目決秋毫之末,然即便如此,眼力也遠遠比不上望遠鏡,其實在望遠鏡發明之後,臣已經用來觀天。只是軍用的望遠鏡倍度有限。”

“只能望遠不能望天。”

“此器一出,天文之道,將另開一片天地。”

朱祁鎮說道:“貝卿,都說到這份上了,朕還能說什麽,懷恩。”

懷恩立即說道:“奴婢在。”

朱祁鎮說道:“你都聽到了。”

懷恩說道:“奴婢聽到了。馬上傳令內庫,東垣王所需,少府無所不允。”

朱祐檡的封號,就是東垣王。只是而今大明的藩王政策,這些郡王,幾乎都是一個領俸祿的虛銜而已,什麽政治上的特權都沒有了,而世代降襲,而且今後大明也不會封什麽郡王。了。

所以大家都不當回事了。

連貝琳只是稱呼小王爺。但是懷恩就記得朱祐檡的封號。

朱祁鎮說道:“不用,封東垣王待詔,他是以朱待詔的名義走待詔院的路子領錢。並不是以東垣王的身份。”

朱祐檡聽了,立即說道:“謝陛下。”

比起領到經費,他更感激朱祁鎮對他肯定。

似乎這是一個定論。

出身越高的人,都喜歡讓人肯定他們的才能,而不是肯定他們的身份。

朱祐檡就是這樣的人。

見過朱祐檡之後,朱祁鎮又見了貝琳提攜過來的其他科學人才,中間又休息了幾次,不久就到了遵化。

其實,不用到遵化,在遵化幾十裏之外,就能感受到遵化的氣息。

畢竟是鐵城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