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宗皇帝(大結局)

“明亡的原因有很多。”

“最大的問題就是失去對資本的控制。”

“高宗皇帝,謚號很長,有興趣自己去看,這裏就不說了,生於宣德二年,死於紹治二十年,享年九十歲。是古代最長壽的皇帝。”

“高宗皇帝是一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理論科學家,詩人。”

“研究他要從來方面著手,一個是作為皇帝的正統皇帝,一個作為人的一面朱祁鎮。”

“作為皇帝方面,高宗皇帝一生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宣宗皇帝尚在的太子時代,宣宗駕崩之後,幼帝時代。從正統七年親政到正統三十年,擊破瓦刺,這是青年時代,從正統三十年時代,到正統五十二年,則是中年時代,從正統五十二年,到正統六十年,乃是老年時代,而之後,從紹治元年,到紹治二十年,乃至退位時代。”

“宣宗皇帝也算是有為之君,一生在收拾太宗皇帝留下的破產大明財政,高宗皇帝登基之初,太皇太後秉政,太皇太後清靜無為。為高宗皇帝留下一個不錯的家底。如果從以往的王朝來看,已經是一個王朝的鼎盛時期了。之後最多維持下去。”

“就好像歷史之中的王朝周期律。對,王朝周期律這個概念,就是高宗皇帝提出。”

“在正統七年到正統三十年之間,高宗皇帝最重要功績兩項,一是軍制改革,一是財政改造,而這一起都是為了一舉消滅邊患,對於與瓦刺作戰的功績,我也不多說了。很多人都將這些功績,都歸為中興三將之功,但高宗皇帝坐鎮後方,確定戰略之功,也是不可抹殺,最重要的是,財政上的支持,有人計算過,整個對瓦刺戰爭,花費在三億兩上下。而古代的三億兩,可不是而今的幾億元。”

“正統之前,三億兩幾乎是整個大明財政收入幾十年的結余。也就是說沒有財政改造,沒有高宗皇帝建立起的少府體制,根本不可能有北伐之勝。”

“在正統三十年,到正統五十年間,高宗皇帝,做了很多改革,官吏合流,一條鞭法,銀幣改革,銀行體系建立,公司法的提出,五世說的提出。特別是五世說,高宗皇帝在退位之後,花了大量的時間,對五世說進行詮釋,讓五世說體系,成為社會科學的先聲。很多後世大家,無不受五世說的影響。”

“在五世說之後,歷史進步,今勝於古,才成為思想界的主流。高宗皇帝以復古為名推進改革,卻親手將復古這面招牌給砸碎了。才有高宗皇帝之後,大明日新月異的發展。”

“雖然中明之後,大明失去了對海外藩國的控制,甚至有幾個面對歐洲的藩國,被耶教以聖戰之名滅了好幾個,特別是圍繞蘇伊士運河,前後有七次會戰。但是總和大明與各藩國的經濟數據,一直到大革命發生的時候,總體數據上表現,都經濟正向發展,乃至爆炸的。”

“這都是高宗思想奠定的基礎。”

“作為思想家的朱祁鎮。其思想是超時代的。”

“正因為他超時代的思想,甚至比他的歷史功績,更加燁燁生輝。在正統時期理學失位,百家爭鳴,一直到大革命思潮湧起,這三百多年來,是一個堪比春秋戰國的黃金時代,西人稱之,第二軸心時代。”

“各種各樣這思想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比如百科全書式大科學家楊慎。大學士楊廷和之子,從小神童,更是投身科學,他在科學上他雖然沒有做出什麽突破貢獻,但是他卻是整理了古代所有關於科學技術的古籍。正是科學拜托了實學的名聲,而是與經學,分庭抗禮的學問。比如王陽明。王陽明繼承傳統儒學,心學,佛學,與當時的科學思想融化在一起,改造舊學,形成了現代的社會科學。他在心學之上更有發揮,被人稱為儒家最後一個聖人。等等,我就不多說了,反正凡是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讀過他們這些人的文章,要考的。”

“當然了,高宗皇帝的詩,你們也都聽過,沁園春述懷。就是那個秦皇漢武,那個。”

“但是這些人都歷史地位,與高宗皇帝相比,都差了一些。”

“春秋戰國,並列為最顯赫的兩個大家,自然是老子與孔子。而明代黃金時代,能為並列最顯赫的兩個大家,自然是朱祁鎮先生,與我們的革命導師,並一手建立了嶄新的革命政府的馬恩先生。對於後者,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我沒有記錯,隔壁的教室就在上毛選。”

“朱先生開啟了新時代變革,而馬先生完成了現代革命理論與現代社會理論,同學們,不要你們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這都是一代代思想家前仆後繼探索出來的,他們的對世界的觀點,與對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成就了你們。而你們的觀點,與對現實的解決方案,或許要你們的子孫承受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