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春風吹又生(第2/5頁)

春風店卡在臘月裏開張,剛好可以接年前這波生意。為迎接開過年來的婚禮淡季備一波血。

新店開業選在禮拜六,碰上周末客人多,人流量大,開店的喜慶氣氛就被自然而然地烘托起來。

陳鳳霞跟鄭國強帶著兩孩子到的時候,胡月仙正忙得不可開交。

一個個花籃擺在門口,上面粘著的紅絲帶寫的都是縣委某某部門贈送。

陳鳳霞看著就樂,擱在20多年後,這些縣委某某部門全是花店的手筆。國家政策三令五申不允許政府部門在外面搞經營,人家怎麽會跟私營企業扯上關系。還是這種明目張膽的方式。

可是眼下,1998年的第1個月,這種事情卻是理所當然。

春風照相館重新開業,換了個名字,換了老板又怎麽樣?最重要的是,60%的下崗職工又得到了重新安置啊。

這再加上已經去了燈市口夢巴黎的人,差不多已經有80%的職工實現了再上崗!

原諒上原縣經濟改革小組的幹部們使用感嘆號這種如此激烈的符號。

作為全省打響國企改革第一槍的標杆地區之一,在安置下崗職工這一塊,他們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沒工作就沒錢,沒錢就看不到希望,人一旦對生活絕望了,那就無所畏懼,什麽事都能做出來。

現在,春風照相館成了標本。看到沒有?引進了私人老板,不代表照相館就死了。看看,現在不是煥然一新嗎?

旭日東升,暖暖的陽光照亮了整個縣城。也照亮了玻璃櫥窗中展示的潔白婚紗跟晚禮服。

上元縣最熱鬧的大街上,流光溢彩的婚紗攝影廣告在冬日暖陽下熠熠生輝。人們不用進店門,光是透過落地玻璃窗,就能看見清朝時尚的店堂,摩登繁華的全景,以及坐在玻璃窗邊正在裝扮的美麗新娘。

哎喲,是真好看。化妝師的手會變魔術,人家的粉撲一拍,刷子一刷,眉毛一描,腮紅一打,臉還是那張臉,卻又好像有什麽地方不一樣了。

不少原本只是出來置辦年貨的行人,這會兒瞧見裏面的西洋景也忍不住駐足。

上元縣以前沒有專業的婚紗攝影樓。大家都是從國營照相館拿著三張一套的結婚照回家辦喜事。

現在雖然電視上時不時就會出現婚紗影樓。但從屏幕上調節跟自己親眼看,感覺還是大不相同。

乖乖,瞧瞧人家的婚紗照,個個身上穿著婚紗晚禮服,看上去就跟拍電影海報一樣。哎喲,這個姿態親密的,又是頭靠頭在一起耳鬢廝磨,又是含情脈脈盯著對方。

不用說,一瞧就是小兩口,新婚燕爾,感情正濃。

有客人被吸引進來瞧熱鬧,看到墻上掛著的樣片,忍不住好奇:“我想拍這樣的照片,行不行啊?就要這個背景。”

旁邊立刻有人譏笑:“想都不要想啦。這照片我在江海看過,就是中北路大街那一家。好看是好看啊,根本不是他們拍的,而是買的。你知道人家是在哪兒拍的嗎?台灣,台灣日月潭,你能跑去台灣拍照片?”

現在的婚紗影樓哦,個個都玩噱頭。

報紙上都寫的清清楚楚,現在的小年輕對於這些外來的婚紗影樓抱著不理智的迷信態度。以為打上了漂亮的招牌,就是真的外來和尚好念經。其實做買賣的還是內地人。

他們招牌做得再漂亮,貼上墻的樣片再迷人,實際上拿出來的東西也就那麽回事,根本沒什麽了不起。一點都比不上國營照相館實在。

實在的東西不招人疼,等到大家夥兒都吃過虧,就曉得念國營照相館的好了。

小妹笑容滿面,無論客人如何喋喋不休地抱怨,她都不發火。

等到那人嘴巴說幹了,她才輕飄飄地冒出一句:“是啊,這照片是我們夢巴黎帶客人去台灣拍的。正因為拍攝效果好,連同行都一致認可,所以有些店就拿了我們拍的照片回去做廣告。”

小妹笑靨如花,“都說同行相輕,我們夢巴黎看未必如此。只要我們做的好,就是同行也會把我們當成標杆的。”

旁邊有客人立刻笑出了聲。

縣城的圈子就這麽大。剛才那個唾沫橫飛抱怨不止的客人大家又不是不認識,就是上元縣另一家老牌國營照相館的經理。

嗐,看看人家外來的和尚,就是個小姑娘也這麽厲害。三兩句話點了題,啪啪打臉毫不含糊。

我們不比嘴皮子功夫,隨便侮辱同行。我們就來真功夫,你也說這相片好,非得說我們是買的。那我就告訴你,這眾口交贊的婚紗照就是我們的成果。

小妹還真沒吹牛。雖然去台灣拍照的客人由那邊的婚紗影樓接手全程服務。

但余佳怡跟過去了耶。她就是攝影師,而且經驗豐富。她拿著相機給自己的模特拍婚紗照,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