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接親(第2/4頁)

山是綠的,樹是綠的,掛在樹葉之間的果子也是綠色的。

小謝高興地指點給陳鳳霞等人看:“那邊是我家的果園,等到冬天血橙就著色了,到時候可漂亮了。”

鄭明明她們努力地想要看清楚,可惜車子已經開過。學生只能念句詩意思一下:“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其實季節不對,除了一個橙字之外,壓根沒有對得上的地方。但這畢竟是還沒上初中的孩子,車上的大人們立刻就豎起大拇指誇獎:“到底是城裏的女秀才,就是不一樣。”

搞得鄭明明都不好意思地往回縮。

只鄭驍、蔚蔚和小三兒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車窗外,這會兒激動地大喊:“蓮子!”

呃,其實是荷花,好多荷花啊,粉色的,白色的,艷紅的,連陳鳳霞都能念一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可惜三小只關注的卻是蓮蓬,就一個勁兒地喊:“蓮子。”

他們來之前,江海的蓮子上市了。新鮮蓮蓬,一塊錢一朵,直接剝蓮子吃,清甜清甜的,可好吃了。

車上的大人笑道:“一會兒就有蓮子吃了。”

三個小東西立刻就來勁了,滿懷期待地等著吃蓮子。

然而吃貨的人生路並不輕松,甚至可以說滿是曲折。面包車開到新娘家村口就停下來了。

陳鳳霞原本以為是村裏人開始攔路討喜糖喜煙,結果一波糖跟煙散過之後,村民們走開了讓出了路,迎親隊伍也沒上車。

她正疑惑呢,就聽見女兒跟侄女兒小聲議論:“車子要怎麽開過去啊?”

原來前面的路狹窄又崎嶇,面包車根本就開不進去。

所以這迎親的最後一段路,大家只能靠兩條腿往裏面走。

小謝小聲跟陳鳳霞解釋:“我出來那年我們村也這樣,後來才修好的路。”

鄭明明同陳敏佳對視一眼,都默默地咽下了到嘴邊的話。那就是修過的路啊,也不咋樣,沒修過之前該有多糟糕。

唉,不過他們老家的路也差不多。下雨天全是泥巴,穿著雨鞋,泥點都會甩到褲腿上。

好在新娘家距離村口不算遙遠,大家又滿是好奇心,尤其是三個小的,誰也不要抱,都堅持自己走,大家倒沒費多少功夫就到了貼著大紅喜字的農家小院門口。

陳鳳霞留心到了,這個村子的經濟情況情況明顯不如小謝他們謝家莊。農村人的習慣是把錢花在住房上,有錢肯定先修屋子。

新娘家所在的村莊,他們一路走過來,居然連一棟樓房都沒看到。條件好的就是青磚大瓦房,條件差的房舍低矮,甚至還有蓋著茅草的土胚房。

小謝嫂嫂家應該算村裏經濟狀況比較好了,起碼有兩間瓦房連著個小院。此時此刻,院子裏全是人,裏裏外外過來幫忙的,看熱鬧的,將整個院子擠得水泄不通。

主持婚禮的司儀一馬當先跑到小院門口,先掏出口袋裏三個紅包給小驍跟蔚蔚他們。這可是壓轎童子和背馬桶的金童玉女,按照規矩,他們是被請來的貴人,必須得有紅包。

陳鳳霞和女兒還有侄女兒也有紅包,因為陳老板兒女雙全家庭幸福美滿,父母還健在,算全福人。而鄭明明和陳敏佳則屬於接新娘的姑娘,同樣是迎親隊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們一進小院,就聽見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等在門口的女人們嘴裏喊著:“來了來了。”,然後往裏面跑。

小院裏的桌椅已經擺放好,熱氣騰騰的雞湯面端上了桌。新娘的母親過來招呼大家吃面條。這是新娘家招待迎接隊伍的喜宴。

陳鳳霞早飯吃得不少,這會兒就少夾了一小碗,意思意思即可。

三個小的對雞湯面興趣一般,就焦急地到處尋找:“蓮子呢,吃蓮子。”

先前在車上說有蓮子吃的中年婦女笑得厲害:“湯裏就有蓮子啊。”

原來是蓮子雞湯下的面條。

陳鳳霞舀了湯給他們每人一口,三個小娃大失所望。怎麽不甜了,完全不是蓮子的味道啦。

鄭驍更是悲傷地強調:“小蝌蚪變成青蛙啦。”

帶走了蓮子的鮮甜。

陳鳳霞哭笑不得,招呼他們:“吃面條,雞湯呢。”

看看宴席上別家小孩,哪個不是狼吞虎咽。還有婆婆媽媽叮囑不知道是兒媳婦還是女兒:“多吃點,喂奶呢。”

小謝就小聲跟老板解釋:“這邊都是旱地,種不了水稻跟小麥。”

所以想吃大米和白面,得自己掏錢去集市上買。能買得起的,都是家裏條件不錯的。

鄭明明跟陳敏佳都驚訝得厲害,這裏距離謝家莊不遠啊。怎麽謝爺爺說他家已經頓頓不缺大米白面還雞鴨魚肉不斷,這兒卻連吃大米飯和白面條都是奢侈享受一般。

陳鳳霞輕聲跟女兒和侄女兒解釋:“不奇怪,上元縣有地方也跟這裏差不多。要不是能出去打工,他們也吃不上大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