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進山收貨(第3/4頁)

就這交通情況,大家出山買東西換東西都是緊著必須得用的東西。其他的,能省就省。

小張搖頭,說了句大實話:“這裏的人搬出去,整個村子改成旅遊景點才好。”

如斯美景,不發展旅遊業簡直對不起老天爺的饋贈。他也算走南闖北去過不少地方,好多聲名在外的地方還比不上這裏濃墨重彩又寧靜幽美的景色呢。

遍地都是畫。

但是要發展旅遊業,首當其沖要解決的難題就是交通。沒路的話,你怎麽讓人進來看風景?可修路要錢啊,你得拿錢出來才能修。

這就好比雞和蛋,你必須得先有一個,才能考慮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

可如果有錢的話,現在的問題壓根就不存在了,還想什麽雞和蛋啊。

陳鳳霞不敢想太遠,先把這些山貨搬下山賣了錢換上生活必需品,讓老鄉也感受二十一世紀快要來了才是重點。後面的,一步步慢慢來吧。這全民奔小康也不是張張嘴就能實現的。

老農的女兒賣掉了野山蜜,心滿意足。她領著外來的客商一家家地去收東西,誰家曬了木耳菌子,誰家又獵了只野兔山雞。嗯,字面意義上的那種。本地人現在還打獵。他們食物來源中的肉食部分有不少就是來源於獵物。

鄭明明和陳敏佳那種時空虛脫感又來了,她們總覺得打獵是好早以前的事,是只要書裏才擠記載的事。再講,不是不讓打獵嗎?

陳鳳霞倒是不驚訝,其實她在家當姑娘那會兒,打獵根本不稀奇。他們老家地處平原還好,山區打獵正常的很。就連他們村裏有次野豬跑下山,大家也是直接圍追堵截,掀翻了那兩三百斤重的野豬。那天生產隊還分野豬肉了呢,給大家開葷。

鄭明明好奇:“野豬肉是不是特別香啊。”

他們漂流那天吃到的豬肉就是野豬和家豬雜交的,超級好吃。

陳鳳霞笑著搖頭:“不好吃,又粗又柴,那時候我們都愛吃家豬肉。”

她收了風幹的野雞和臘兔,又跟人打聽村裏還有什麽東西。那位被介紹是村長的中年男人要領著他們再出去尋寶時,外頭就有人過來喊。

拍門是不必拍門的,村長家住的也是茅草屋,估計門一拍就倒了。報信的人只扯著嗓子叫喚。

陳鳳霞沒聽懂他說什麽,供銷社的同志先變了臉色,立刻招呼:“我有毛驢,我把人馱回來吧。”

原來是兩個年輕姑娘進山,結果在懸崖小路上,其中一人扭到了腳。要不是被樹給擋住了,就真摔下懸崖了。

在懸崖邊上玩的小孩聽到了叫喚聲,卻沒能耐幫她們,這才跑回村裏喊大人。

供銷社的同志牽著小毛驢出去了,不多時拖回兩個狼狽不堪的年輕姑娘。陳鳳霞一開始以為她們是本地人,因為她們身上都穿著本地的服裝,還戴了銀飾。

但兩人一開口,她就明白對方跟自己一樣是異鄉客。再詢問,果不其然,她們姐妹是藝術學院的學生,從外地過來采風的。

“我們在網上看到這裏風景特別好,又有很多富有特色的工藝品,所以我們就過來取經了。”姐姐開口道謝,“真是謝謝你們,我們也沒想到路這麽難走。”

她們學的是設計專業,經常去各地采風找靈感,自詡山山水水也走了不少,不算嬌嬌女。但是這裏的交通條件還是給她們深深上了一課。

陳鳳霞笑著問:“那你們來對了,這裏風景好的很,風絕對是夠采的。”

她們說從網上知道這裏,可這邊也不是什麽旅遊景點。陳老板起碼有八成自信是因為網絡生存實驗,所以大家才對這裏感興趣的。

他們還要繼續收購特產,便和人打了聲招呼,先讓倆姑娘就在村長家裏歇歇腳,村長老婆陪著兩人。其他人則跟著村長繼續往各家各戶收貨。

出了村長家的茅草屋,鄭明明和陳敏佳就興奮地互相交換眼神。天啦!真的有人被吸引來了噯。這麽偏遠的山裏都有人來,外面就更不用說了啊。要是來的人多了,那肯定能刺激當地經濟發展。

別的不說,這麽多人要吃要喝要住吧,相關產業必須得動起來才能滿足人家的需要啊。

陳老板沒留心小姑娘們的興奮,她的目光已經落在了幾顆長滿了綠色果實的樹上。這樹也不高,算是小喬木,看上去像果樹。

“這長的是什麽啊?”

供銷社的人看了眼,立刻解釋:“油橄欖,生產隊那會兒引種的。這玩意果子能榨油,還蠻多的。”

陳鳳霞了然,哦,那就應該是橄欖油了。好吧,她上輩子出門的次數也不多,還不知道現在國產橄欖油的存在。她還以為這些都是要進口的呢。

她追問了聲:“那這果子產量怎麽樣?出油率高不高,種上一畝地的成本有多少?我要具體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