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有人來修路(第3/4頁)

侯局長直接拍板:“對,就得弄個合作社,然後通過供銷社銷售。”

他笑著提醒大隊書記,“鄭處長對洪家溝夠意思啊,連財神爺都給你請來了。這兩位老板可不是普通的老板,她們搞電腦的,能給你在網上賣東西。”

得,這一繞,被坑進來的又變成陳老板了。

呵,果然啊,人家能當交通局的副局長,那肯定不是凡人。

吃過飯,侯局長有事先回去了。他車技好,自己開車進出村莊居然也不成問題。

鄭國強同人揮手道別。

胡月仙小聲和陳鳳霞咬耳朵:“這人還真是空手套白狼。”

就算他找來專項資金修路,那也是公家的錢。不比她們真金白銀從自己口袋裏掏錢辦粉絲廠。

陳鳳霞笑道:“那也是我們劃算,這要真修成路了,起碼得幾十萬。”

哎,有進就有出。再說粉條粉絲都是常見的食物,消耗量大的很。光燈市口賣砂鍋粉絲的店就好幾家,哪家生意都不錯啊。

大隊書記興頭頭的,要帶他們去看能夠直接改造成工廠的地方。這裏原先是祠堂,但是破四舊之後就變成了大隊的糧倉,後來生產隊結束了又當過一段時間的手套廠。再後面社辦廠不行了,便空了幾年,但房子還是結實的。

“祠堂前面以前是曬谷場,現在用來晾粉絲真真好。”

胡月仙就奇怪,既然是現成的條件,什麽都準備好了,他們為什麽不直接自己搞。曬好粉絲,就算不進城,到集鎮上賣也行啊。

大隊書記不好意思:“我們這邊家家戶戶都會弄粉絲,賣給哪個啊,又不稀罕的。”

他要領客人去祠堂,他老婆就從屋子裏跑出來,手上還拿著一百五十塊錢,表情忐忑不安:“這個,是哪位幹部留下的?就壓在碗底下。”

因為來的是貴客,她沒上桌作陪,而是在廚房忙碌。後面等大家都吃好了,她才上桌吃午飯。結果等她吃完收拾碗筷,卻發現碗底下壓了錢。

陳鳳霞一愣,這錢肯定不是他們放的。因為這一桌雖然都是硬菜,但也不算超標,甚至大家連酒都沒喝。村裏有自己的招待費用,不至於非要算到一餐一飯上。

鄭國強笑了:“侯局長就是侯局長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書記哦,等著,等侯局長給你搞錢來,把路修好了。”

胡月仙跟陳鳳霞咬耳朵:“我說,他們這種幫扶,是不是就是想讓幹部動用自己的資源來幫助幫扶對象啊。”

別說,盲生,你華點了。

修路這種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畢竟要看誰說。

上輩子,陳鳳霞清楚地記得,她老家鎮上的路一開始坑坑窪窪,後來因為在市裏當了大官的回鄉祭祖,感覺很不像話,當年路就重新修好了。

資源就那麽多,地方政府都曉得對上得跑步(部)前(錢)進呢。

呵,真的是越想越覺得有意思。再往裏深扒,搞不好連安排哪些幹部去幫扶哪些對象都是有講究的。

比方說洪家溝交通不便利,那就安排交通局的幹部來。

再比方說洪家溝風景不錯,那就安排曾經在縣裏弄過景區,還參與過振興鄉村經濟發展的鄭國強來。

甚至連這兩人曾經在一個黨校培訓班上過課的事,都有可能被拎出來畫了圈。

不要小看黨校同學,對於官場上的人而言,這就是他們最重要的交際圈之一。

陳鳳霞豁然開朗了。雖然這些可能是她腦補過度,但她更加願意相信這是苦心孤詣的結果。

即便條件有限,即便脫貧是項讓所有人都頭痛的事,主持安排這項工作的領導幹部還是竭盡所能在想辦法讓這事盡可能達到成效的。

在大家看不到,在大家忽視甚至是嘲笑的地方,依然有很多人在默默地,殫精竭慮地去做事,做他們認定的分內之事。

陳鳳霞深吸了口氣,主動開口:“走吧,書記,帶我們去瞧瞧祠堂吧。”

祠堂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前後兩間,前面帶個大曬場,房子之間有個天井。兩間房加在一起,差不多能有小兩百個平方。

“這邊都開工的話,一年能生產多少粉絲和粉條?”

“八百噸。”大隊書記認真道,“上午侯局長跟我一道算過,一年起碼八百噸粉絲。”

那這個數量相當可,規模不算小了。

陳鳳霞摸摸鼻子,站在曬場上往外面看,又回頭問大隊書記:“那八百噸粉絲粉條,一年能產多少噸粉渣?”

大隊書記愣了下才給答案:“一斤粉絲半斤渣漿,差不多是四百噸。”

陳鳳霞沒有停止追問:“這麽多粉漿,大概能養多少頭豬?”

這回不僅大隊書記,就連鄭國強都驚訝了:“你還想養豬?”

陳鳳霞點頭,挺自然的:“不然粉漿和粉條不就浪費了嘛,這個養豬效果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