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去新疆務工(第3/4頁)

新疆幅員遼闊,克斯縣距離建設兵團真不算近,他這位副縣長跑到兵團做什麽?

“采西紅柿啊。”張副縣長理所當然,“克斯也有不少富余勞動力。我們本來是打算組織一批人去內地打工,但語言各方面解決起來沒那麽容易。剛好我聽說農場這邊收獲季節缺人手,我們就組織大家到這邊打工。生活習慣啊語言啊,各方面他們也能更適應些。”

陳鳳霞都聽呆了,都說勞動力輸入勞動力輸出什麽的,沒想到人家居然還是省內解決,確實挺妙的。

鄭明明感嘆:“為人民服務果然不能掛在嘴邊說,得放到手上做。這樣沒辦法都能找出辦法來。”

陳敏佳疑惑:“那以前克斯縣的領導想不到這些嗎?不是說新疆從內地招采棉工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了嗎?”

吳若蘭想了想:“是不是因為那邊的通訊還有交通不發達,信息就傳遞的緩慢啊?”

這倒是有可能。

陳鳳霞在旁邊聽孩子們說話,但笑不語。

關於她們討論的問題,她倒有點兒自己的小猜測,就是各自工作的側重點不同。因為歷史地理環境特殊,新疆本土幹部的重點工作可能還是維持穩定。但是援疆幹部不一樣,他們基本上都是帶著發展當地經濟,提升當地物質文化教育各方面水平的任務來的。所以後者在經濟建設方面步伐就邁得更大。加上過去援疆的幹部大部分都有在本職單位從事經濟建設的經驗,自然也就表現得駕輕就熟了。

陳老板沒跟小孩們賣弄,就招呼同志們趕緊去收拾行李。新疆真的很遠,坐車得幾天幾夜,必須得坐好充足的思想準備。

她去找周書記一家告辭,在武漢的這些天,全靠人家照應,實在是添了大麻煩。

結果周書記聽說他們也要去兵團,立刻擡起手:“那正好,一起吧,水利局的同志在那邊援疆,航運集團就把進疆務工的護送任務委托給水利局的同志了。你們跟他們一起,路上有個照應,也方便。二十七號走是吧,我來打給電話,讓他們給你們把臥鋪買好了。”

那必須得是臥鋪票,不然四天三夜的火車坐下來,人直接得垮掉。

可是等陳鳳霞一家人到車站跟帶隊的水利局幹部匯合後,上了火車,他們才發現三百多號進疆務工的下崗工人,睡臥鋪的寥寥無幾,他們大部分是硬座票,還有人只買到了站票,只好蜷縮在過道裏。

7月底的綠皮火車沒有冷氣,電風扇如同安慰劑一般的擺設,呼呼吹出來的都是熱風。車廂裏擁擠不堪,那個味道,簡直了。

陳大爹都有些遺憾,他們應該先坐船去重慶,然後再轉車去新疆,舒適度應該能得到不小的改善。反正他是覺得坐船要比坐車舒服,況且客輪公司不是有自己現成的船嗎?

進疆務工的下崗工人立刻擺手:“哎喲,那可不成。輪船一開,黃金萬兩,哐當,全都掉進水裏頭了。光是燃油就吃不消,那個成本還不如大家坐火車。”

這坐自己單位的船不掏錢,全是客輪公司捏鼻子認了。這上火車,車票可得自己掏腰包哦。聽說到時候拾滿三千斤棉花就能贏得免費回程火車票,大家都摩拳擦掌,打定主意必須得省下這筆錢來。哎呀,坐車好,聽說摘一米辣椒就是三毛錢。早過去一兩天就能掙上百八十塊呢。這不就把臥鋪的差價給掙出來了。

陳高氏看不過眼,就跟女兒商量,看能不能喊幾個人過來一塊兒坐在臥鋪上,這樣起碼能換換腿。

陳鳳霞想了想,還是咬咬牙拒絕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沒有座位的工人足足有上百號,他們才幾張臥鋪,到底要喊誰進來坐呢?

跟他們一樣買的是臥鋪的工人也擺手,勸說陳高氏:“婆婆你讓他們自己解決去。又不是沒有臥鋪賣,也不是窮到那份上,有的就是摳門。”

陳高氏這才嘆了口氣,自己坐在位置上看外面的風景。車子越往後開越荒涼,好久都看不到建築物,只有綿延不絕的青山。因為景物太過於相似,甚至讓人產生種時間停滯的錯覺。

一開始大家還認真地聽外面報站名,到後面連陳鳳霞都麻木了,直接靠在臥鋪上聽陳大爹的收音機。一開始是單田芳說書,後來應該是信號波接收不到了,又變成了廣播劇《波濤洶湧》,講海軍的,還蠻有意思。

大家正聽得津津有味呢,列車員突然間過來一路喊:“把車窗都關上。”

綠皮火車不是密封的,在沒有冷氣的條件下,好多人都靠著灌進來的風來喘喘氣。就算風被太陽曬得熱乎乎,但好歹也能帶進新鮮的空氣不是。不少人都抱怨了起來,搞什麽啊,條件這樣差還讓人關窗戶。

但是很快大家就反應過來為什麽列車員要提這個要求了。因為有人直接扒著窗戶就往裏面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