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這八年來,發生的大事著實不少。

其一就是雅克薩的戰事。

瓊華出生後一年,清軍兵臨雅克薩,與俄軍開戰。清軍有準格爾之患,在與沙俄作戰時施展不開手腳,但沙俄內有彼得大帝與攝政王索菲亞公主爭權奪利,外有奧斯曼帝國虎視眈眈,與沙俄爭奪黑海出口①,亦是無法使出全力與清軍相抗衡,雙方在雅克薩僵持了數年,最終,清軍將俄軍擊敗。

當遠征軍人數銳減時,俄國攝政王索菲亞公主急忙派遣使者來議和,此時,她與彼得大帝的權力之爭已到了白熱化階段,對大清戰事的失利,使得她陷入了更為不利的境地之中,她必須盡快解決這邊的戰事,全力與彼得大帝抗衡。正好,大清也忙於平復準格爾的叛亂,想要與沙俄議和,只這條例怎麽簽訂,卻是雙方相持不下的難點。

依照康熙的指使,大清派出的使者要求明確雙方的邊界,將貝加爾海的全部土地,全部劃歸大清的版圖之中,使者團以索額圖為首。索額圖身負康熙的命令出使,振振有詞地對沙俄使者道“貝加爾海的土地全是蒙古汗的領地②,如今,自然該歸大清所有”。沙俄那邊派出的使者戈洛文也寸步不讓,堅稱貝加爾湖周邊的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沙俄的領地③。

雙方陷入了談判僵局。沙俄雖為戰敗國,氣焰卻一點兒也不低。雖說他們的遠征軍被清軍殺得所剩無幾,但清軍很難對他們造成實質性的威脅。難不成清軍還能打到莫斯科去嗎?沙俄對此有恃無恐。

他們已經與他們的盟友噶爾丹聯絡好了,這些日子噶爾丹會拼盡全力在大清作亂,擾得康熙不得安生,從而降低談判的標準,盡快與沙俄簽訂條約。作為報答,日後噶爾丹與清軍正面抗衡,必要的時候,沙俄會出面騷擾大清邊境,為噶爾丹爭取有利條件。噶爾丹十余年前便去過莫斯科,這些年與莫斯科那邊兒也沒斷了往來,由此可見,他的不臣之心一早就有。

由於瓊華在能跑能跳之後,經常去康熙處,坐在康熙的膝頭,康熙在處理政務的時候也不曾刻意避開她,所以,她知道的內幕,比常人要多得多。

面對沙俄的寸步不讓,以及噶爾丹的咄咄逼人,康熙其實已經有所動搖了,再這樣下去,他怕是堅持不了多久,就要示意使團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了。

對於大名鼎鼎的尼布楚條約,瓊華也有所耳聞。

這合約雖說暫時緩解了邊患,但對於大清而言,實在不能說是一個有利的合約。畢竟,大清這邊一開始劃定的疆域是貝加爾海地區全部歸屬清朝所有,最後,卻因為大清忙於解決噶爾丹之患,與沙俄的協議上一再退讓,大片的土地都落入了沙俄的疆域之中。

反正吧,是個華夏人,聽了那條約,都高興不起來。華夏人對領土的看重程度,可不是嘴上說說的。

瓊華當時思忖著,她要是沒有機會改變也就罷了,既然如今條約還沒有簽訂,為何不能試著去改改呢?其實吧,大清不能把沙俄怎麽樣,反過來說,沙俄也不能把大清怎麽樣啊,端看誰先按捺不住。

比起沙俄來,康熙當然會覺得準格爾之患更加嚴重,畢竟沙俄問題只是邊境問題,準格爾之患一個鬧不好,朝廷都要被噶爾丹給推翻。但是,噶爾丹想要打到京城來,顯然還得有些年份,莫斯科那邊索菲亞公主和彼得大帝的矛盾卻就在眼前。這要是自己都要政權不保了,瓊華就不相信,莫斯科還能夠顧得上跟大清爭奪邊境領地。

適當的時候,可以派人去莫斯科挑撥挑撥雙方之間的關系嘛。

為了確保大清的利益,他們這邊完全可以事情做得更猥瑣一些,比如在彼得大帝和索菲亞公主之間,誰的勢力強,大清就去幫助另一方,確保相對弱小的那一方不會被強的那一方給滅了。沙俄內部權力不穩定,對於大清來說,才是最為有利的。

也別說她的想法齷-齪,沙俄與噶爾丹相互勾結,為噶爾丹造大清的反提供便利之事,難道就不齷-齪了?政治手段而已,誰也別說誰。

瓊華覺得,大清一開始的提議,將貝加爾海地區劃歸大清所有,就很好,別的不說,貝加爾可是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呢。

有了想法之後,自然要開始行動。

瓊華作為一個公主,自然沒有什麽參政權,但她一直靠著“身負國運”這個人設,在康熙那兒很吃得開。別人勸說康熙答應某件事,或許需要絞盡腦汁,列舉出種種證據來證明他們所說的話是對的,康熙才會聽得進去,瓊華用“直覺”這個說辭,往往就能夠動搖康熙的決心,讓康熙改變主意。

比如此刻,在康熙喃喃著說“是不是答應沙俄的某些要求比較好”時,一直乖乖坐在他膝頭的瓊華就擡起小臉,一雙黑白分明的眸子認真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