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忍耐

四阿哥胤禛雖然被人所阻,可畢竟不能一抒胸臆,心裏也是大為不快,一回到雍親王府,便將智囊鄔思道召集了過來。

鄔思道堪稱一代奇人,原本是浙江紹興人,平生喜愛讀書,可是科道運勢略差,屢試不中,因家貧只得以遊幕為生,後來因為一身才華為胤禛所識得,便入府做了幕僚,屢屢有奇謀奉上。

鄔思道穿著一身青色長衫,手裏拿著一柄折扇,下巴上留了一撮羊毛須,看上去有幾分名士風範,他一進書房便看到胤禛臉色不佳,心裏便猜到了幾分。

“四爺,您可是擔憂這湖廣一事?”鄔思道輕聲道。

胤禛嘆口氣道:“湖廣兵亂,首府如今被亂兵所據,稍有不慎便釀成驚天大案,滿丕便是罪魁禍首!可如今皇阿瑪卻不以為意,不僅不將其下獄治罪,反而一再包庇,還讓滿丕繼續坐在這個位子上!”

鄔思道一聽完此時,心裏便有了譜,微笑道:“四爺,如今這時機卻是不太適合提及此事,畢竟馬上可就皇上禦極六十年的大日子,此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就看著一省首府就此糜爛?”胤禛心中有些不快。

鄔思道搖搖頭,道:“四爺,這可就錯了。對於您而言,如今最為緊要的不是湖廣亂局,而是這朝廷的亂局。您的對手不是那些占據武昌的亂民匪兵,而是其他的皇子,切莫因小失大!”

這一番話卻說的較重了些,不過也澆滅了胤禛的痛苦與不快,他明白了自己的目標,也明白什麽叫做大局為重,只是天生的個性使得他無法就此袖手。

“四爺,且忍著吧!若是將來有那麽一日忍出了頭,到時候這大好江山,還不是任您描畫?”

“如今重中之重,便是將這出好戲陪著皇上唱下去,唱好了才能長久啊!”

胤禛一邊點著頭,一邊在心裏告訴自己,若是將來有機會登上大典,這一切都會回來的。

……

滿清朝廷風風雨雨見慣了,對於湖廣一事雖然很看重,但畢竟牽連著太多的東西,因此也只是高高拿起,底底放下。可是對於寧家而言,這一切卻是一種全新的局面。

武昌城內,原先的總督府上的牌子已經被人摘掉了,換成了復漢都督府,也成為了整個武昌城的統治機構。

在寧渝的建議下,如今的復漢都督府以寧忠源為復漢大都督,設立了政事堂和樞密院兩大機構,分別對應民政與軍事,以管理整個武昌、漢陽以及孝感等目前寧家掌握的地區。

政事堂設立參知政事和左右參議統籌全局,參知政事由寧忠源擔任,右參議由寧忠景擔任,統領整個政事堂事物,左參議為崔萬采擔任,負責具體事物的規劃以及實施。政事堂下屬分為戶、禮、刑、工、吏等科室,由寧家的一些核心人士和一些下屬的人才來擔任。

至於傳統的兵部卻被直接劃到了樞密院,因為在寧渝看來,如今的都督府在今後的時間裏都是以軍事鬥爭為主,因此不能采取制衡措施,必須全力保障軍隊的建設和運用。

樞密院便是將整個軍權實現統一管理,由寧忠源擔任樞密使,寧渝擔任樞密副使,並且在樞密院下設置了參謀處、後勤處、裝備處以及作訓處,由於目前人才緊缺,因此寧渝親自兼領參謀處處長和作訓處處長,由寧忠信擔任後勤處處長,雷駝子擔任了裝備處的處長。

在打贏了武昌城一戰之後,寧家的威望得到大幅度提升,再加上程家和鄭家的加入,使得軍隊的數量也開始急劇膨脹,憑借著三家隱藏的實力和積蓄的人脈力量,如今的整個復漢大都督府旗下的士兵已經超過了一萬多人。

雖然有一萬多人的規模,可其中老兵只有大概兩千人作用,而新兵的數量卻超過了七八千人,因此寧渝這段時間一直在忙著將力量進行整合處理,他把所有的部隊重新打散編成,編成了復漢軍。

“新的復漢軍滿額人數為一萬五千人,下屬分為三個主力師,可以作為單獨的一部分來應對未來的一場戰役,或者也可以集合進行戰役。後續將會進一步擴軍,爭取在年前準備好所有的人員、裝備以及訓練。”

寧渝站在政事堂裏,面對著寧忠源以及寧忠景等人侃侃而談,他今天的作為樞密院的代表,來向政事堂要錢,要人,要裝備。

寧忠景如今作為政事堂事實上的一把手,苦笑道:“樞密副使,這擴軍自然是如今的重中之重,只是盤子小了,後勤錢糧恐怕難以為繼。”

這話說的很實在了,因為復漢軍目前掌控的人口只有幾十萬人,而且短時間並不能充分利用起來,而目前的軍費卻如同無底洞一般,吞噬著寧、程以及鄭家的家底,這般燒下去怕也是燒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