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

漢口鎮,碼頭上已經是一片人山人海,來往的商船在長江上都看不到頭尾,卻是令人嘆為觀止。

原本漢口碼頭就繁華無比,作為漢陽府下漢陽縣的屬地,漢口的名氣反倒要大上許多,所謂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漢口號稱“天下四聚”之首,由此可見商道之繁華。

當然如今隨著復漢軍的興起,特別是針對工商的扶持力度越來越大,漢口鎮不僅沒有失去往日的繁華,反倒更加興盛了幾分,當然為了更好的管理漢口碼頭,復漢軍特意將漢口碼頭單獨設立了一個漢口碼頭管理處,來負責來往商船的管理。

碼頭上形形色色各種人都有,不過大部分都是賣苦力的漢子,每日裏扛著大包,雖然十分辛苦,可是每日裏的工錢相當不菲,幹得好的一個月總能拿七八兩銀子,因此也算是一項不錯的生計。

只是在碼頭邊緣的一處角落裏,卻站著幾名身穿大氅的士子,他們的頭上還留著辮子,與一旁的漢子們倒是完全不同,這些士子們瞧著碼頭上的揮汗如雨的漢子們,不由得皺了皺眉頭,甚至還有人帶著一臉的不屑。

“該死的成胖子,居然讓我等站在這腌臜之處,實在是可恨。”一名尖嘴猴腮的士子臉上帶著不忿之色,他一邊說著還一邊用折扇揮舞著,全然不顧眼下天氣之寒冷。

一旁的身著黑色大氅的士子,臉上帶著一絲冷笑,低聲道:“楚逆賊子不過都是鄉野之民,如何懂得治理一地之術?遠的武昌就不說了,可是這區區一個碼頭,都被治理得滿地的腌臜,實在是有辱斯文……”

“就是……你看這船和地面,還有那些人……終究是鄉野村夫,不識義理之所在。”

“就是,咱們還是投朝廷去吧……”

眾人七嘴八舌的,卻是將復漢軍給罵了一大痛,可是一旁路過的一名青衣人聽了,卻是停了下來,冷笑道:“爾等這些無用書生,考不上科舉在此搖唇鼓舌,汙蔑復漢軍,便足以體現復漢軍之寬宏了。若是放在京城,你們的腦袋怕是馬上就要落地了!”

一番話卻是罵的士子們有些掛不住臉,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落榜士子,再加上一些別有用心之輩,眼見得被人窺破,便惱羞成怒道:“哪來的蠻子,竟然敢小窺我等……實在可惡。”

那青衣人見士子們還嘴,索性停了下來,張嘴道:“蠻子?我楚人昔日自認蠻夷,乃不服周也,今日蠻夷入寇中原,卻不見你們去京城痛擊蠻夷,反倒是倒打一耙,實在是不知羞恥!”

身著黑色大氅的士子聞言,便隨意保拳行了一禮,高聲道:“兄台倒是好口舌,鄙人林秀夫,這些都是與我一同交好的同道好友,這夷夏之辨還是略懂幾分,既然兄台另有見解,不妨還請兄台指教一二。”

還不等青衣人開口,林秀夫邊自顧自道:“大清雖然是以蠻夷之身入主中原,可是君不見,夷狄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中國而夷狄,則夷狄之……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聖德乎?”

一番話說完以後,林秀夫微微得意的點點頭,而身旁的士子們都紛紛出言稱贊,唯獨漢子卻仿佛聽到了一些天大的笑話。

“哼,諸位雖說都是讀書人,卻連先聖的微言大義都不懂分毫,豈不聞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

青衣人冷笑了一聲,“如此歪解先哲聖言,著實有些好笑。”接著又望向了一旁的百姓們,高聲道:“自古以來,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當此之時,天運循環,中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徒使爾等戰戰兢兢,處於朝秦暮楚之地,誠可矜閔。”

士子們被說得灰頭土臉,卻看到了一旁的百姓們聚集得越來越多,當下便想著離去。只是卻被人給擋住了去路,一時間竟然有些進退不得。

就在這個時候,從人群裏面卻是擠出來了一個身著錦衣的胖子,他的臉上帶著幾分獻媚的笑容,朝著人群拱手作揖。

“且散了吧……大家夥,就別圍在這裏了……”說著又望向了青衣人,“咱就散了吧……這幾位爺畢竟年輕氣盛,有啥說錯話的,多擔待幾分……”

青衣人冷笑了一聲,“這些人肆意談論我復漢軍,莫不是滿清余孽,別人可以走,他們不能走!”

胖子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低聲道:“當初復漢軍頒布的科考制度……允過士子們來去自如,今日若是不讓他們走,或許面子上不好看……”

青衣人輕輕點點頭,“此言有理,復漢軍當初為了舉辦科舉,才允許士子們進入武昌,可是如今這科舉已經結束了許久,這些人逶迤不去,卻是有些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