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

在寧渝的心裏,眼下是一個大時代,也是一個急速變革的時代,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已經成立了數十年,而沙俄也將會在今年發動對波斯的戰爭,旨在奪取裏海西岸和南岸部分地區,表面的太平景象下,掩蓋著重重危機。

未來的寧楚也絕不可能止步於華夏,一旦統一全國後,到時候既要考慮到東進的沙俄帶來的威脅,也要考慮到進入西方的西方列強,那些人可不是一攤爛泥的清廷,需要真正的血與火的考驗,才能取得勝利。

因此,寧渝才會感覺到一種由衷的緊迫感,西方不會給他更多的時間去肆意發展,他才會如此著急地去推動新政改革,可是對於其他人來說,就會感覺有些不能理解了,至於這麽著急嗎?

“崔先生,華夏如今處於一個大變革的年代,這場大變革不是我寧楚起兵反清,而是來自於海外,來自於一種目前還看不到的威脅……這個世界絕非只有華夏一隅,大爭之世當中,要看的也不僅僅是現在。”

“咱們的國家甚至可以說咱們的文明,將來的興衰存亡,完全取決於在這個時代所占據的位置,可是咱們現在的思想和教育,是有問題的,它可以適應過去,但是不能適應未來……”

寧渝說的有些混亂,可是崔萬采依然察覺到了那份急躁,這是寧渝從來都沒有的,哪怕是面對清廷,都從來不曾有過這般的憂慮。

“陛下所言的威脅,莫非是海外西人?他們雖然有些門道,可是與我華夏數千年的底蘊相比,也不會有什麽勝算吧……”

縱使是崔萬采如此人物,也難以預料到西人在未來兩百年的發展速度,也難以預料到他們可能存在的威脅。

天朝上國的執念,已經深深紮根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寧渝欣賞這份從容與大氣,也希望能夠一直保持這份天朝上國的霸氣,可是前提就是波動命運的齒輪,讓華夏避免那一段屈辱的沉淪史。

“崔先生,眼下的西人處於蛻變的前夜,他們的科技文化和思想,都已經逐漸調整完畢,將會在未來的一百年裏爆發出來,你我可能會看不到,可是我們的子孫,將不得不以一種被動的方式去迎接他們的到來。”

寧渝輕輕嘆口氣,“他們開啟的鑰匙,便是朕當年跟先生說的那個缺失的東西。”

“錢?”

“沒錯,正是資本。它是一個怪物,能夠吞噬一切以利自身,可是反過來它也是強大的,它自從誕生之日開始,便開始改變這個世界,它會越來越強大,可是胃口也會越來越大,從歐洲到美洲,再到天朝……”

寧渝不想繼續跟對方普及資本論的基礎知識,輕聲道:“在資本面前,一切資源都會得到最大的利用,可是對於天朝而言,咱們似乎已經陷入了一個怪圈,一切的目的都是維持,只要能夠得過且過,就能一直過下去。”

“安逸,到死了都要安逸,咱們的百姓不是不夠辛苦,可是這份辛苦的背後,是朝廷只想著安逸地過下去,所謂的兩宋繁華,何曾不是安逸?”

兩宋,儒家盛世,可也是漢人對外極為屈辱的一段歷史。

崔萬采陷入了沉默之中,他有些明白了寧渝的想法,面前的這個皇帝,絕不等同於一般的皇帝,他心裏的所謂天下,實在是太大了。

“朕明白,我大楚的官員們都是讀著儒家精義上來的,他們不懂工商,也不明白如何去促進工商的發展,哪怕是朕給縣令們上課,也只能給他們留下一個想法,但是做不了更多的事情。”

“但是,朕真的很希望,這些未來的大楚棟梁們,不光是看儒家的經典,也得彎下腰去,好好看看農民是怎麽耕田的,好好看看商人是怎麽經商的,多看看百姓們的生活,多去感受下百姓的疾苦!”

寧渝的話語裏沒有多少的憤怒,反而更多的是一種無力感,盡管他是皇帝,甚至可以說是未來天下最有權力的人,但是他也不可能真正一言興邦,想要改變現狀,就得一點點去做,從教育、思想、民生等領域開始,一步都不能少。

“陛下所思,臣亦所願!”

崔萬采長揖一禮,他並不是被寧渝所說服的,而是他們本來就是同一類人,那就是對於百姓對於天下,懷著一種莫名的責任感,只是二人的思想存在時代的差異罷了。可是對於百姓,他們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得到了崔萬采的支持後,寧渝很快便在朝堂上掀起了新一輪的教育改革,或者說是從根本上開始改變傳統的科舉制度,從而適應未來國家的需要。

“科舉乃國之大事,事關社稷千秋萬代,自即日起,大楚科舉將會全面改革,改三年一次科舉為一年一次,僅設立秀才、舉人、進士三級,大楚所有官吏將會通過科舉制度進行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