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

作為當年康熙與寧楚決戰的見證者,納爾蘇實在是有太多的感慨,清軍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對陣復漢軍,並在馬隊上也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可是最終卻打了一場大潰敗,輸掉了決定大清命運的這場決戰,在納爾蘇看來純粹是武器的差異。

復漢軍的確士氣高昂,作戰勇猛,可是清軍也一點都不差,當時康熙所率領的幾乎都是京營八旗,再加上一些福建藤牌兵,都是在之前戰爭中經過了考驗的精銳,在實際戰場上也打出了自己的血氣。

就算說起指揮問題上,清軍也沒有太多的問題,雖然一直被寧楚牽著鼻子走,可是到最終決戰的時候,清軍在場面上依舊占據著優勢——因此在納爾蘇看來,清軍目前只有武器是需要彌補的。

正因為如此,納爾蘇如今自信百倍,他認為已經有了新式武器的彌補,再加上滿蒙的馬隊,在北方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對於朝廷一直避戰的想法也有所腹誹。

因此,望著一臉興奮的雍正皇帝,納爾蘇大著膽子跪在地上道:“啟稟皇上,八旗新軍十鎮俱是如此精銳,且裝備亦相對優良,還請皇上繼續實看。”

雍正聽了納爾蘇此言,當下也多了幾分期待,他望向了場上的新軍,只見數千人開始展開了演練,還有人打著所屬部隊的番號,上面寫著幾個大字,“八旗新軍第一鎮第一協”,遠遠望去非常顯眼。

根據納爾蘇的介紹,目前的十萬八旗新軍,可以分為八個鎮,盡管名面上以第一至第八為番號,但是由於各旗士兵的劃分,私下裏依然以各旗旗號為名,比如第一鎮又被稱為鑲黃旗新軍鎮,以此類推。

而在各鎮編制當中,額定的人數為一萬兩千五百人,相對於目前復漢軍的一個師,還要多上兩千五百人,而每個鎮擁有兩個步兵協,每協人數在四千余人,以及一個一千五百人的炮隊標和一個一千余人的馬隊標,剩余的便是輜重營部分。

因此,八旗新軍八鎮共有十六個步兵協,而每個協中又分成了八個營,像適才進行演練的便是這種營,因此當整整一個協排成八個方陣營的時候,氣勢卻是顯得無比恢弘,這些人都屬於步兵營。

在雍正等人的注視下,前面行進的四個步兵營展開了行軍、列陣、射擊等演示,能夠看得出來,這些人盡管還沒有真正上戰場,可是訓練上多多少少還是用了心的,因此讓眾人看得是如癡如醉。

等到後面四個營走過來以後,他們同樣像剛剛那四個營一般,展開了全方位的演示,只是在演示的末尾時,卻聽見一聲號聲,只見這四個營的清軍士兵,取下腰間的刺刀,插在了槍頭上,開始了似模似樣的刺殺動作。

望著那寒光凜凜的刺刀,觀望台上的王公大臣們並不會感覺到陌生,可以說清軍一方面倒在了復漢軍的火槍火炮裏,另一部分便是倒在了刺刀之下。

在這種考慮下,盡管刺刀的作用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大,可是清軍依然想盡辦法搞了一些,然後學著復漢軍那樣掛在了槍頭上,還專門練習了一些刺殺動作,可是對於清軍中的那些近戰肉搏手來說,清軍眼下弄的刺刀根本就是個笑話。

原因很簡單,刺刀本身只是輔助裝備,哪怕是寧楚軍中重視刺刀訓練,可是也不會把勝利寄托在刺刀上——只要能遠遠用火槍火炮揍垮,為什麽要去拼刺?

清軍在學習復漢軍的火槍火炮的同時,也無比重視刺刀、手榴彈甚至是火箭彈等等一切武器,只是火槍火炮技術難度太大,手榴彈和火箭彈則根本不通原理,摸不著其中的關鍵,真正看上去最簡單的刺刀,可是也沒有真正造出來。

用清軍工匠的話來說,作坊裏面打造的刺刀,根本掛不上槍口,而且無法精確固定,以致於刺刀常常容易脫落,根本沒辦法造成真正的威脅,特別是好不容易造出幾把刺刀,真正到了試驗的時候,卻發現連虎衣藤牌兵都沒有打過。

然而在得知這件事之後,納爾蘇並沒有選擇停止刺刀的制造,而是將這條消息封了口,然後花時間積攢了一批所謂的刺刀,給其中四個營的士卒給裝備上,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今日,在雍正面前好好露露臉。

等到第一標的士卒們完成了訓練後,也開始齊聲高賀皇上萬歲,卻是讓雍正感覺到內心的振奮,似乎有些東西在他的胸膛裏流過,徹底點燃了他內心的激動。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時辰裏,炮隊協和馬隊協都分別向雍正展示了自己的光芒,他們的武器也好,裝備也好,都給雍正帶來了充足的信心,以致於徹底堅定了他的內心。

……

“朕要親征!朕要帶兵下山東擊敗楚逆!”